《 光明日报 》( 2013年10月12日 02 版)
“孩子她爸是小儿麻痹症,我是严重心脏病,生活来源就指着那几亩地,负担确实挺重的!”日前,天津市宁河县廉庄乡杨拨村中学生刘馥彤家洋溢着浓浓温情,县民政局局长张相国正在简陋但却干净整洁的炕沿上认真地倾听刘馥彤母亲介绍家里情况。这一幕是宁河县党员干部走村串户联系服务困难群众活动的一个缩影。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宁河按照县委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不等不靠,先动先学,围绕群众关心的解困、就业、就医、就学等热点话题,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进一步深入实施“五家”模式,即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把群众反映问题的书信当“家书”、把群众的期待当“家计”、把人民的事业当“家业”,真正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传递到最需要帮助的群体。
“我闺女也叫彤彤,从今往后,你就是我闺女,有啥事只管找我!”张相国快言快语,“咱可得好好学习,成绩掉下来小心我‘打’你!”张相国边说边象征性地扬起了胳膊,顿时,满屋子的人都笑了,刘馥彤也是一个劲地笑着用力点头。
“张局长和我们一不沾亲,二不带故,这又是钱又是东西,真是拿我们当‘家人’看!”刘馥彤母亲有些动容。“帮助困难群体是我们的一项长期工作,一方面靠‘输血’,通过捐款捐物直接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苦难;另一方面还要努力提高他们自身的‘造血’功能。”张相国介绍道。
天津市金泰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的马路伟就是一个被帮扶提升了“造血”能力的好例子。“我今年50岁,2006年下岗后就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后来得了场大病,身体好些后想找个班上,可找了几次也没合适的!”马路伟告诉记者。“由于身体、年龄、技术等原因,他自己找了几家单位都不合适。我们也替他着急,就在深入企业调研时把他作为重点推介对象,找了几家后,总算可以安心上班了,我们心里也踏实了!”县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主任刘春军向记者介绍。
“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就是要求党员干部了解基层真实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研究工作思路措施,全力夯实‘基本民生’、抓好‘热点民生’、保障‘底线民生’,真正做到以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群众身边的具体问题提高本领,增进感情,取信于民!”宁河县委书记李树起说。(本报记者 陈建强 光明网记者 朱 斌 本报通讯员 张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