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老龄化重在老年人心理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2月09日第534期 作者:邢采

【核心提示】2011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强调,要注重老年精神关怀和心理慰藉,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服务,重点关注高龄、空巢、患病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老龄人口迅速增多的形势下,如何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实现健康和积极的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

在全球老龄化的趋势下,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把“健康老龄化”作为一个战略目标。在我国,2011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强调,要注重老年精神关怀和心理慰藉,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服务,重点关注高龄、空巢、患病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老龄人口迅速增多的形势下,如何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实现健康和积极的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

老年人心理健康含性格、情绪、适应、人际、认知五个方面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正常,包含心理过程(知、情、意)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正常。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不例外。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进步,对于健康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生理功能正常,而是提倡整体健康,即包含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健康。心理健康是人类社会整体健康不可分割的关键部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老年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老年人理想的心理健康框架应包含五个主要方面:性格健全,开朗乐观;情绪稳定,善于调适;社会适应良好,能应对各种应激事件;人际关系和谐,有一定的交往能力;认知功能基本正常。在这一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开发出了“老年心理健康问卷”。该量表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问卷建立项目库,经过项目分析筛选出50道题,包括性格、情绪、适应、人际、认知五个方面。该量表适用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为老年科研和临床工作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评估工具。这些评估信息对掌握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预防心理问题、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情绪调节有助老年人心理健康

对个体而言,老龄化的过程通常伴随着生理功能的下降、认知能力的退化、社会活动的受限,以及社会经济地位的降低。然而,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满意,表现为生活满意度较高、心情较好、主观幸福感较高,且心情趋于平静满足。这一结果与国外老年心理学的研究结论相符。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对于老年群体而言,主观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远大于客观因素和一般人口学变量。国外的研究人员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良好状况归功于老年人在情绪调节方面的变化。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物质享受、事业发展等年轻人较为看重的方面逐渐看淡,而是更加看重良好的情绪状态;另一方面,老年人在人生的岁月中逐渐掌握了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的策略,更加擅长调节情绪,从而使自身情绪处于良好的状态。与此相似的是,我国的老年心理学研究人员发现,无论客观情况如何,积极的自我调节是调适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相反,“消极应对”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而且其负面作用明显大于“积极应对”对心理健康带来的正面作用。因此,当老年人遇到负性生活事件时,应尽量避免消极的应对方式,主动调适心态,积极应对,从而达到健康的心理状态。

受教育水平和社会支持状况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

除主观因素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受多种客观因素和社会人口学变量的影响。首先,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性别差异显著,男性优于女性。为解释这一差异,研究人员提出两种假设,即“危险因素暴露说”和“危险因素的易感人群理论”。目前多数研究支持第一种理论,即女性老年人会遇到更多的危险因素,而不是因为性别本身的特点。另一个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受教育水平,心理健康状况有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改善的趋势,高学历者好于低学历者,脑力劳动者好于体力劳动者。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高学历老年人而言,由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空巢等)导致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异性显著减少,这表明受教育水平可以有效降低由其他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除受教育水平外,另一个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影响的因素是社会支持,包括来自亲人、朋友、组织和社会的支持。国外的学者已将社会支持列为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我国的研究也发现家庭结构及养老方式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在婚老年人好于非婚(丧偶、离异或单身)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好于社会集中养老的老年人,非空巢老人好于空巢老人。可见,来自亲人的关怀和照料有助于维护或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因地制宜干预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而是应该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适合老年群体特点的支持体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应该考虑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凌驾于实际情况之上的理论设想和体系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华而不实。举例而言,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独生子女一代的父母步入老年,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老人家庭的主要形式,预计到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可见,我国老人家庭“空巢化”是必然的趋势。因此,一方面,可以考虑对家有空巢老人的独生子女给予合理的政策倾斜,让子女有条件常回家看望老人、照顾老人,增加居家养老的比例,这不仅有助于维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有助于减少社会养老的负担。尽管如此,对于相当多的家庭而言,要求空巢老人的子女常年陪伴照顾并不现实,所以还需要从其他方面加以弥补,如提倡社会对老年人再婚抱着更加宽容、积极的态度,降低独居和绝对空巢老人的比例。对于高龄老人(年龄大于75岁),可为其提供更加完善的生活服务体系,如社区医疗服务、社区食堂等,给空巢高龄老人提供生活上的保障。而对于低龄老人(年龄小于75岁)和健康状况良好的高龄老人,可以开设针对老年群体的电视教学和社区课堂,一方面提高老年人群的知识水平,丰富其生活内容,从而有助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护;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传授健康知识,引导老年人采取积极、科学的方式应对年龄增长带来的变化,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用,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照顾自己,为社会、为家人贡献余力,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