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体育如何走出窘境?专家学者建言 不仅一家办 更要大家办

记者 薛 原 刘硕阳《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2日 15版

核心阅读

近段时间,“广场舞扰民”的现象在多地见诸媒体。一方面,市民健身的愿望应当被正视,另一方面,市民健身过程中相伴而生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近年来,全民健身时常成为人们关心的公共话题,已经跻身奥运最强竞争者行列的中国体育,也需要面对由此引发的体育发展转型之变。

群众体育可以放手交给社会组织去做,政府给予资金、技术等支持

冬日的重庆,清晨薄雾蒙蒙。长江边的南滨路上,上万名市民来到这里,参加2013无限极世界行走日活动。6公里的路程,一个多小时就可以走完,不少人还意犹未尽,聚集在终点处的健康大本营听讲座、参与体测和健身游戏等环节。

这是无限极世界行走日第二次来到重庆,也意味着2013年12站无限极行走收官。20多万人次的参与,在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看来,是一次成功的群众体育活动。更重要的是,这种由企业和社会组织发起运行、政府承担指导职能的形式,应该在将来成为主流。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任海认为,社会组织是体育发展的“脚”,有了这双脚,全民健身才能更踏实地接地气。“很多全民健身活动由政府部门来做,人手不够,结果流于形式还不接地气”,任海说,“其实很大一部分可以放手交给社会组织去做,政府对其中的佼佼者给予资金和技术等支持,扶持其更好发展。”

目前,体育社会组织已经在群体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是举办得如火如荼的北京回龙观社区的“回超联赛”,还是在网络上颇有影响力的“万步网”等,都是民间体育组织活力涌现的结果。但这些社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一些障碍,既包括行政部门重管理轻服务的旧有思维、个别部门“吃拿卡要”的现象,也有网络上诞生的民间体育组织“无身份”的尴尬。要培育扶植体育社会组织,政府部门还需做出积极转变。破解了这个问题,群众体育大家办、社会办才会变成现实。

群众体育并非只是体育系统的事,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

“群众体育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体育系统的事”,刘国永说,“如果说这样的观点和格局是‘小群体’,现在应该向‘大群体’的发展方式转变。”

所谓“大群体”,是指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群众体育格局。专家认为,这几年,全民健身被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框架下推进,是很重要的一个转变。据介绍,“十一五”期间,体育总局和发改委、财政部共同开展农民健身工程,截至去年年底,一座村庄“一块篮球场、两个乒乓球台”的农民健身工程在全国覆盖率已经达到了50%。

“虽然有了很大进步,政府主导依然不到位”,刘国永说,“《全民健身条例》要求,全民健身工作经费要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但在县一级层面纳入力度普遍还不够。”此外,体育经费不能保证,体育彩票公益金往往被用来代替财政投入,“这都是很大的问题。”

多部门协同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比如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应该是教育部门的分内之事”,刘国永表示,体育总局每年将全民健身计划、任务,逐条按照职能分解给27个部委。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各部门进行交流。“从效果来看,只是形成了部门协同的框架,推动工作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群众体育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科学指导,大众科学健身的意识和知识普及不够

开展群众体育,无论是跳广场舞,或是踢足球打篮球,场地总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老百姓现在反映最突出的是没有健身场地设施,但我觉得这是一个表象”,任海说,“最主要的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缺乏科学健身指导,大家科学健身的意识和知识普及不够。”

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认为,老百姓反映健身场地设施不够用,原因之一在于城市规划过程中没有给老百姓留出足够的健身用地,另一方面也说明群众健身意识有了提升,但同时也暴露出多数人对于健身还存在的某种误区。“健身需求多元化,健身形式个性化是发展的趋势,也应当倡导因地制宜。比如,增加力量不一定非要去健身房,完全可以利用自身体重去巧练。”正因为如此,群体工作要从以往的“硬件”为主向“软硬兼施”转变。“场馆设施等硬件还要继续建,但同时也要在体育组织的培育、科学健身的宣传等‘软件’上下功夫”。像无限极世界行走日等活动,倡导以最简便的形式参与健身,就获得了民间热烈的响应。

现在的健康教育存在很大空白,这也正是业内人士担心的地方,“大家只知道锻炼有好处,但怎么锻炼很多人还是一头雾水。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各自应注意什么?不同职业人群又应采取哪种方式?这些既是空白,也是需求。”

社会化、科学化和生活化应该成为群众体育的主要特征,“社会化意味着全民健身由社会一起办而不是政府一家办,科学化就是推动老百姓科学而非盲目健身,生活化则是将健身的意识和行为渗入百姓的平常日子中去”,刘国永说,“希望体育成为除衣食住行外的第五生活元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