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梅摄影报道《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25日 06 版)
敬老院实景。
孙秀英在介绍她的家庭。
【镜头一】
聋哑人晁玉成
与母亲相依为命
在青海省乐都县马厂乡白石头村有一座敬老院,住着7户人家。每户3间房,独门独院。其中6户是白石头村本村村民,另一户来自同乡马厂村村民。
7月18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这里,叩门得知,敬老院里的主人大多去庄稼地除草了。晁玉成今年50岁,是聋哑人,68岁的老母亲与他相依为命。由于身体残疾,他不能外出务工,娘俩种两亩地土豆。晁玉成是村里五保户,自己完全没有能力翻新家里破旧的房子,两年前搬进了这个敬老院,母亲每个月能领到85元养老金,“孩子还能种地。我的任务就是给他做饭,照顾他的生活。”晁玉成的母亲说。
白石头村村主任杨先英说,住在敬老院的7户人家,都没有自己建房的能力,危房改造项目下来后,加上奖励性住房补贴,村里又筹集一部分资金,盖起这7座小院,每个小院的花费在3万元以上。
【镜头二】
63岁孙秀英
想和孙女进城生活
晁玉成的邻居是63岁的孙秀英,家里平时只有老人一人,孙女在省城上学,今年读大三。孙秀英说,孙女青青不满一岁时父母相继过世,10年前孙秀英的老伴也过世了,只留下祖孙俩。孙秀英种了3亩地,养老金和退耕还林补助就是家里的全部收入。孙秀英说,孩子自从上初中以后就得到当地政府的帮助,学费全免了,如今上了大学,学校帮她申请了助学贷款,还发放生活补助,“等青青工作了,我就跟着她去城里。”老人这样憧憬着。
据杨先英介绍,除了这两户,敬老院里剩下的5户都是单身汉,由于贫穷,从没有结过婚,更没有子女可以依靠。山里人住的很分散,从一家到另一家,要赶好几里的路。住进敬老院,一是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二是相互间有个照应,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还能递碗热水。
杨先英说,村里但凡有点收入的人家,都通过异地搬迁走出了大山;还有的外出务工者干脆不回来了,投亲靠友在外地扎根;再有一部分在县城租房打工,顺便供孩子上学,很多人家都是无人居住,院子的大门紧锁着。
【镜头三】
乡干部困惑
修建面临两难处境
马厂乡副乡长李菊青告诉记者,目前马厂乡正在建的还有2处敬老院,分别在马厂村和八旦村,预计能住8户。同样,这些敬老院得益于青海省扶贫办的奖励性住房和危房改造工程。李菊青怀着同样的困惑:现在如果不建敬老院,部分孤寡老人和特困户住房没办法解决;如果建了,将来就有浪费的可能,“除了本乡人,以后百姓生活富裕了,还有谁会住进这么偏远的敬老院?”李菊青说。
据了解,马厂乡地处乐都下北山,距县政府驻地48公里,山大沟深,是典型的“十年九旱,十种九不收”的干旱浅山地区。长期以来,农民增收难,生活困难,曾以卖血而“闻名”。近年来,青海省加大扶贫力度,针对马厂乡,修路、危房改造、劳动技能培训、科技进村,扶持养殖业和种植业等样样不少,目前已解决了全乡群众吃水难问题,还完成了全乡的低压整改,群众用上了平价电,放心电,还实现了全乡“村村通”,乡里还有了两所“希望小学”;另一方面,青海省加大了对口帮扶联点帮扶和易地搬迁工作力度,2011年,乐都县对马厂乡100户困难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总投资1196.87万元,新建移民住宅建设楼房3栋,每栋6层,每栋面积2551.32平方米,户均70.03平方米,并配套给排水、供电、道路、公共设施、环卫等工程。
如今,马厂乡人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收入多了,乡里人富了,80%以上的家庭家用电器齐全。村民李大爷说:“现在大伙的日子好了,子女也孝顺,除了现在的这些孤寡老人,以后住敬老院的人将会越来越少,再加上这里离县城距离远,运输成本高,生活、看病都不方便,10年、20年之后,敬老院恐怕会空了……”
记者手记
从西宁市出发,记者驱车行驶120多公里,眼前的马厂乡让人欣喜:山路宽阔,满山的蒿子草、冰草郁郁葱葱,马兰花芳香四溢,鸟儿飞翔……
过去的马厂乡十年九旱,缺水少绿,百姓生活困苦。走进王全友家,记者看到除了电视机、电冰箱还有了太阳能热水器。他说这在过去是万万想不到的,以前一年四季吃的是窖水,赶上干旱时节,人畜饮水都困难。母亲为了养活兄弟几个,曾卖血十余年,这是心里永远的痛。
退耕还林、奖励性住房补贴和劳务输出等政策让马厂乡百姓受益。扶贫部门落实教育培训到户、公共服务到户、社会保障到户、社会帮扶到户政策,马厂乡走出“卖血之乡”阴影。
白石头村敬老院坐落在一片绿水青山中,这是孤寡老人的家园。他们白天劳作,相互扶持,每个人都有过凄凉的故事。他们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因为这一座座美丽的小院汇聚了无数的爱与关怀。他们恬静而又淡定:日子总算越过越好了。
百姓生活走向富裕,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大山,未来的敬老院将会越来越孤独,折射发展的同时提出一道需要破解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