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2013年07月08日 13版 作者:张意轩 赵天宁
快速成长,购物决策借力点评
“我出去吃饭的时候会用大众点评,看看周围哪些馆子是大家推荐的。”在北京读书的姚小南打开手机里的大众点评APP,演示着——点击“附近”项目下的“美食”,各个商家的信息就会按距离或评分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比自己乱找好多了!”
姚小南是一位点评爱好者,从出外旅游到朋友聚会,每当想不到目标时,点评类网站和APP就成了她的“救星”,当然,在借鉴他人意见的同时,她也会积极地上传自己的评价和照片。
其实,不仅是餐饮,近年来,在休闲娱乐、购物、健身、旅行乃至婚嫁等各个领域,借助点评进行消费决策都已成为越来越多网友的习惯。
与此相伴的是点评类网站和APP的快速成长,不仅大众点评、口碑网、驴评网等专门点评类网站发展迅猛,在一些消费类网站上,用户评价也已基本成为标配。
以大众点评网为例,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其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6000万,点评数量超过2500万条,收录的商户数量超过260万家,覆盖全国2300多个城市;移动客户端累计独立用户数也已超过6400万。
相关专家分析表示,网友点评个性化的表达和人际传播的特点,使其更为可信。特别是在陌生的场所,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多数人推荐的地方。
美国一家市场研究公司此前发布的一份2013年度的消费者调查显示,85%的受访者在本地商户进行消费之前会在网上查询其他评论,79%的受访者认为网络点评的可信度堪比亲朋好友之间的建议。
鱼龙混杂,辨真伪还需多思量
消费者对于点评的依赖使得商家对点评类网站的营销效果格外重视,而点评类网站普遍采取的用户贡献内容模式,也给一些想“走捷径”的商户带去了“偷工取巧”的机会。
谈到这个问题,一些商户大吐苦水。柳方(化名)在北京三元桥附近经营一家巫山烤鱼,年初为了招徕顾客,他把餐馆挂到了点评网上,“一开始效果不错,可时间不长发现有些泼脏水的,说我们拿烂鱼卖给顾客。”柳方通过点评网站查到了发帖IP,“是附近的一家烤鱼店。”
“大众点评的评价来自网友,不排除其中有些可能是商户发的。”有业内人士如是表示。
除了抹黑对手,个别商家还试图“走捷径”,用炒作点评“提升”口碑。网上甚至出现了一些公司和个人靠卖点评为生。在淘宝上搜索“点评账号”,显示有30多条代发评论、商户推广的信息,价格1—10元不等。
“也有上当的时候,”在北京朝阳工作的李扬讲起了他的一次经历,“看大望路附近有一家泰国菜评价不错就去了,结果根本没他们说的那么好,点评也不能全信。”
李扬的经历并非个案。“真心很一般的餐厅,奇怪为什么评价那么高。”在有些点评类网站中,此类内容并不罕见。
业内人士介绍说,正规的点评类网站,销售团队与内容团队之间是隔离的,内容基本是真实的。而一些小网站由于资金等条件限制,往往一人身兼数职。因此,可能出现个别销售利用“删除差评、获得星级”等条件诱使商家“掏腰包”;或以“恶意评价、降低排名”等条件勒索商家。
一家北京三甲医院某科室的医生就曾收到一家导医类网站的暗示,希望他们支付一定的费用,这样他们科室就可在该门类中排名靠前。
当然,由于内容的开放性,即使是正规的点评类网站,对虚假点评也很难杜绝。大众点评联合创始人龙伟坦言,这是“很大的一个挑战”。
龙伟介绍说,为此大众点评专门成立了一个技术团队,去摸索一套被称为“点评诚信系统”的机制,通过技术算法识别点评信息的客观度,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有炒作行为的商户采取暂停收录、积分和点评清零等“零容忍”措施,据称已累计处理商户百余家。
“近年来,大众点评每年都会对点评诚信系统进行优化升级,与社会上日新月异的炒作手法做斗争。”龙伟将其形容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