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陌生邻里变熟人

《经济日报》2013年5月4日第6版   作者:王 颖

社区论坛、QQ群等网络带来的新型亲密邻里关系,已成为我国基层社区重建的基础。

老人去世多日才被发现,居家生活的不安全因素大大增加,以往规划有序的单位社区逐渐变成社会大杂院,几十年形成的熟人邻里社区分崩离析,新小区居民对门居住却老死不相往来……,这些都是现今中国大城市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中国城市社区的分布形态被迅速改变。一种以房产利益为纽带的新型物业小区大规模地聚集在近郊区,对城市核心区形成包围之势。高档物业小区见缝插针,成了老城区包裹、挤压“传统居委会辖区”的“飞地”。如今,社区就是“居委会辖区”的官方界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应对陌生的邻里关系和原子化的生存状态,由小区居民自发创办的社区网站和社区论坛逐渐兴起。随后,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由社会企业创建并维护,由居委会、业主代表做版主、包含了社区论坛、小区论坛的“互联社区”网站群。在剖析了各类小区论坛的主题帖子后,我们发现,小区业主参与的内容主要涉及3大类:邻里沟通、社区对话和社区参与,而邻里沟通又是被广泛参与且持续存在的参与基础内容。伴随社区论坛的发展,陌生邻里逐渐变成了亲密的熟人关系。

见不到面的邻里在论坛上、QQ群里尽情交流着育儿经验、装修经验、厨艺、驯养宠物经验、文学摄影作品、视频等,并逐渐呈现出小区独有的文化特色,充满邻里关爱并增强了社区认同感。就连个别出言不逊的年轻人,也会逐渐改口为规范性用语。网络上充分的情感沟通让社区充满浓浓爱意。

以往邻里社区的信息传递是通过串门、聊天、聚会等面对面方式实现的,而今天的小区论坛却显示出邻里信息交流平台的特性。信息发布者是多元的,信息是全方位的。既有个人到政府办事的经验介绍,便民通讯录、周边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的信息汇聚,又有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引入。内容丰富的信息分享让你端坐家中就能“网”尽身边事。

一人“困难”众人帮。网上的新型邻里互助的内容包含了二手交易、分享生活经验、自荐推荐和生活求助。不同的只是互助的方式和能力。新型邻里关系往往是一人提出需求众人热情回应,不再是一对一、面对面式。邻里交往的有效性大为提高,让人时刻感受邻里的关爱。

“被子掉了”,物业的及时发帖回应,消除了由误解而生的抱怨和不满;“网上沟通后物业停租地下室”;经过论坛上的讨论,“业主不再反对社区内修路”,“网上交流促成装修方案改进”等等。网络已经演变为加强邻里沟通、化解矛盾、达成共识的有力工具。

可以肯定地说,网络带来的新型亲密邻里关系,已成为我国基层社区重建的基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