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建议多学科多角度关注基层群众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2-8 第415期  作者:本报记者 明海英

  近年来,如何更好地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一直是政府及相关研究单位关注的重点,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认为,学界要立足多学科、从多角度来关注蓬勃发展起来的基层群众文化,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分析,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和研究这个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对基层群众文化关注仍不够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表示,基层群体的文化生活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贫乏,属于他们的自我表达,话语权也很弱。在文化生态中,给予他们的表达空间和关注度并不多。
  谈到基层群众中较为特殊的农民工群体的文化时,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说,他们在乡村和城市双边的流动使其文化具有了双层性。农民工群体早先受到家乡文化熏陶,更多的是带有地域性的、乡土情结的文化气息;而进城务工后,由于生活方式、文化认知等客观条件的变化,导致他们出现一些文化上的不适应,并在一部分群体中出现文化休克现象。一部分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因此想努力跳出家乡文化的框架,并以一种异于家乡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文化样态表现出来。

自媒体方便基层群众文化传播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和多元,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孙秋云说,这为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在今天这个多媒体时代,文化样式日趋多元,为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人群的表达提供了一个广阔、平等的平台。基层群众越来越明确自身的文化诉求,他们的文化自觉性和自信力也在不断加强。”文军表示。肖鹰认为,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文化应是丰富多彩的,任何一个社会群体的话语权都值得尊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卜卫认为,作为基层群众中最为广泛的普通劳动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劳工组织文化交流活动的频繁、新媒介的发展等,让打工文化逐渐走进公众视野。孙秋云表示,普通民众文化水准的提高,加上互联网所提供的多种多样的传播手段,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了自媒体时代。这为基层群众文化的创造、表达和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也使得原本只运行于社会底层、不为主流的文化逐步被公众所认识和熟悉。
  打工文化是打工群体的一种诉求表达,卜卫表示,打工文化展示了打工者的生活、心声和梦想,打破了工人群体的“失声”状态,让打工者的经历为社会“可见”。

多学科研究基层群众文化

  基层群众文化是基层文化和生活的表现。中山大学劳工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刘林平说,“基层群众文化表达基层群众的生活遭遇,记录时代现实,为艺术家和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基层素材和研究资料。”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杨华对记者表示,最近20年来,国内学者越来越关注新文化史、社会史研究,基层社会和区域族群的生活细节逐步被纳入研究者的视野。这种“向下”的历史,就是基层群众文化的历史。
  “目前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研究新工人群体的还比较少,这其中缺少各阶层的群众视角,特别是缺少边缘群体的视角。”卜卫表示,基层群众是如何使用媒介进行交流的,哪些信息渠道能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改善他们的现实处境,这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孙秋云认为,属于基层群众文化的城市大众文化和大众日常生活领域的研究将是未来我国社会学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该领域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关于基层群众文化的研究,一些学科也呈现出新的视角。卜卫正尝试采用与以往不同的传播学角度,不是将打工群体当作研究对象,而是跟他们一起举办文化活动,一起总结经验,一起研究、探讨传播效果。在社会学方面,“可以从农民工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农民工群体的阶级阶层地位和日常生活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个群体”。文军说,传统的社会学研究中,文化常常被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入社会学视野,而现在,社会学开始从文化视角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使社会学研究转向了文化角度,从文化来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群体。
  “多群体的比较分析、跨学科的综合性分析和长时段的历时性分析,都是非常必要的。”文军表示,要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系统分析,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的精神文化生活。如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民工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什么变化,不同时期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演变轨迹和发展趋势如何等。
  蓬勃发展起来的基层群众文化,亟待多学科、多角度关注。杨华说,对基层群众文化的研究,历史学、文学、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艺术史等学科都可以参与进来。尤其是网络技术和数码科技的普及,基层群众文化传播变得更加迅捷,其主体也呈现年轻化,这都是值得注意的新现象。文军表示,传统学科体制里没有专门针对文化研究的学科或专业,因此,未来的文化研究需要以新的学科或多学科力量培育出更加专业的人才。

责任编辑:王村村

http://www.cssn.cn/news/669359.ht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