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2019年08月08日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郭晗潇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议题。中央一直高度关注“三农”问题,1982—1986年连续5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2004—2019年又连续16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这表明,在中央的发展战略部署中,“三农”问题在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始终处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再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标志着我国解决“三农”问题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基层建设”议题

  是乡村建设政策侧重点

  怎样才能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或者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难点是什么,症结在哪里?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分阶段的历史进程。在每一个阶段中,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需要中央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予以解决。中央反复强调的问题,一定是最重要、最难解决的问题。于是,我们试图采用《人民日报》的涉农社论作为分析样本,找寻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以此来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所在。

  《人民日报》创刊于1948年。作为中国第一大报,该报代表了党中央的路线方针以及政策走向,在公众舆论导向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选取了1978—2018年《人民日报》发表的有关“三农”问题社论(共计178篇)作为研究样本;在此基础上筛选了中央在“三农”问题方面提及较多的主题词汇并合并相关同类词语,以便做出比较。通过分析共提取了7个关键词:改革、生态、农业、民生、文化、基层建设和城乡关系。经过统计,7个关键词在178篇涉农社论的出现频率(如在同一篇社论出现多次,仅计算一次)从高到低分别是:“基层建设”(85.4%)、“农业”(70.8%)、“改革”(60.7%)、“民生”(55.6%)、“城乡关系”(38.8%)、“生态”(24.2%)、“文化”(14.6%)。虽然不能仅凭关键词的出现频率来推断中央对该议题的重视程度,但从中可看出“基层建设”议题始终是中央关于乡村建设的政策侧重点以及工作重心。

  我们整理“基层建设”议题在《人民日报》涉农社论中的占比趋势后发现:1978—1987年,关键词“基层建设”及相关词语的出现比例处于60%—80%;自1998年起,除去1999—2001年“基层建设”占比未达到峰值外,其余每一篇有关“三农”问题的社论都涉及了“基层建设”议题。

  基层建设由农业转向民生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中央重点关注的“基层建设”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与“农业”相关的基层建设。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对基层建设的关注点在于“农业”方面。“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工程建设”,是这一阶段《人民日报》发表的涉及“三农”问题社论中出现频次较多的关键词;而“基层建设”这一关键词是提及频次最高的相关词语。基层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是基层建设的重点,主要体现在农业工作方面,以推动基层工作的进行,如更扎实地落实农业相关政策、更科学地处理农业问题、更有效地增加农民务农积极性。

  其次是基层工作的落实。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央持续强调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问题。几乎每一篇《人民日报》涉及“三农”问题的社论中,都在“基层建设”这一关键词内,强调了农村基层工作的落实问题。中央关于农村的指示是否能落到实处,与基层干部的具体落实行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关于“农村干部的教育”问题,频频出现在社论中。教育农村干部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一切以群众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是我国基层建设工作中的一项核心内容。

  最后是与“民生”相关的基层建设。自1998年起,中央对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但是,与改革初期相比,基层建设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中央在这一阶段着重考虑的是民生问题。中央对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农村综合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在这一时期,中央从对“农业”问题的重视转向了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是中央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而依托的载体是农村基层组织,因此基层建设显得尤为关键。改善农民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健全农村基层民主,保障农民收入都是该阶段基层建设的核心内容。中央意识到,改善农村民生需要基层政府职能的转变。在这一阶段,农村发展的核心由免除农业赋税转变为民生供给和有效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政府权力的理性回归和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

  基层建设关键在基层组织建设

  那么,为何基层建设受到中央如此高度重视呢?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制定的解决“三农”问题的各种方针、政策,最终都要落脚到基层建设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摆正“统”与“分”的关系,“分”的长处在于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能动性;“统”的长处在于发挥基层组织的整合作用,两者需要相互作用,由此可见基层建设的重要性。

  基层建设与“人”是密不可分的。无论何种政策、何类制度抑或何项改革,都与“人”相关,都要“人”来具体实施,即与工作在农村第一线的乡村干部密切相关。基层治理是复杂的,需要基层干部寻找农民意愿与中央政策的平衡点。例如,“目标责任制”的实施要求基层政府要表现出更加积极有效的社会动员能力,并帮助中央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秩序。与此同时,由于上级政府、基层政府、基层干部、普通群众等所有行动者,都是布满在一个“联结”关系的行动网络中。基层建设可以说是农村建设中连接各项问题的“黏合剂”,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因为与“人”相关,这就充满了各种变数,更需要中央谨慎应对和强力推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自治、法治、德治三位一体式的乡村基层治理模式,就是我国乡村治理体系的发展方向。当然,在这一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中,国家权力是不能缺位的。有学者指出,2003年以来的实践证明,仅仅在经济层面推动农村改革,其结果只是加剧了基层政权的“悬浮”,撕裂了乡村治理的“缝隙”,乡村秩序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乡村,导致国家对乡村的投入与支持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事实上,党的十七大以来,随着以“大学生村官”“驻村第一书记”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乡村基层政权干部结构得以优化,治理能力明显提高,十九大以后这项工作进一步得到了加强。以驻村第一书记为例,该项制度要求选派政治素质好、专业能力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干部队伍,充实乡村基层队伍,保证乡村工作中国家政策的执行效率和效力。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要求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综上所述,基层建设是成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保障,而基层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乡村干部队伍的建设,尤其是“两委”(村支委、村委会)队伍的建设。实践一再证明,有了政治过硬、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精明能干的带头人,乡村建设就红红火火;反之,则乡村社会发展缓慢。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已经十分清晰,关键在行动,关键在落实,关键在干部。简而言之,基层建设,尤其是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是成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