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4日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范斌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是基于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背景和经验,系统地解释和回应中国问题的知识整合。社会工作是非常注重实践的学科,但在逻辑层面,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建设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它既是社会工作的行动指南,又是社会工作的实践基础。
社会工作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性学科,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政策体系、实务体系和人才体系成为社会工作发展的应有之义。社会工作是非常注重实践的学科,但在逻辑层面,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建设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它既是社会工作的行动指南,又是社会工作的实践基础。
社会工作的概念和逻辑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是基于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背景和经验,系统地解释和回应中国问题的知识整合。社会工作是助人的专业和职业。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必须对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进行确认,然后才能制订有效的介入方案,帮助或协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或成长。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理论是其专业实践的重要指导,如果理论欠缺,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就会受到质疑。弗莱克斯纳于1915年在全美慈善和矫治大会上,总结了早期社会工作专业不足的问题,提出“专业在本质上是与宏大的个人责任相伴随的智识性活动;专业从科学和知识中提取原材料,并以此实现其实践性、明确性的专业目标”。由此可见,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理论的工具性意义。
在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建构相对比较薄弱,这缘于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概念和逻辑机制的供给不足。一般而言,在理论体系建构中,概念和逻辑是两大核心要素。从概念要素看,在现实中,中国社会工作已形成自己的模式和丰富的经验,从西方引进的概念和理论有时不能全面而有效地解释中国的现实、经验和问题,亟待构建一套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概念是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对一类或某种社会现实或社会实践的概括。概念是理论的语言,是对经验事实的规定,是建立前提假设的一种形式。因此,建立概念是理论体系建构必要的而且是最重要的环节。社会工作理论是知识的表现或载体,其理论的形成和构建离不开概念的建构。社会工作知识生产能力特别是概念生产能力特别重要。比如,社会工作中“优势视角”“增能”等概念最后发展成社会工作的理论。
从逻辑要素看,理论作为一套命题或逻辑体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理论不是诸多概念与原理的简单堆砌,也不是各种互不相关的论据和论点的机械组合,而是一种系统的逻辑体系,是联系这些概念的判断和推理。社会工作理论亦然,如社会工作增权理论,首先提炼服务对象的无权概念,再从提升个体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参与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基础逻辑机制清晰。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实践积淀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建立除了学理上需要满足概念和逻辑的要求,还要立足中国特色,特别是要适应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
中国社会工作恢复发展30多年来,其本土化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中国经验。这些实践积淀无疑对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建构有很大的贡献。我们要探讨什么样的本土化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建构有重要意义。第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政治实践。社会工作是有政治和价值取向的。2014年7月,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和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在墨尔本召开的周年会议上,给出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全球化定义:社会工作是一个实践为本的专业和一门学术性学科,旨在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社会融合、增权与人类解放。有关社会正义、集体责任和对尊重的选择等原则是社会工作的核心。第二,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文化实践。某种意义上,社会工作本土化就是在尊重文化制度差异前提下,提炼适合于本土、地方性的社会工作发展模式。有学者将文化视角考察逻辑的内涵简要概括为“成长过程中的人在情境中”。从中国实践看,其一,把社会工作本土化作为一种文化运动,是对自身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的一种自觉回归。其二,整合中国本土的文化资源,借助中国本土的经验和地方性知识,提炼和发现具有普遍解释力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体系。其三,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社会实践。这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中国社会工作需要回应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各类社会问题和需求。二是在中国传统社会工作资源整合基础上需建立完整解释中国人社会心理和生活经验的本土化理论范式、地方性知识谱系和话语实践方式,构建适合于中国本土社会的方法概念、理论范式、核心概念、理论体系和话语方式,来研究、诠释和解读中国社会,并用这些本土化的理论与方法规范和指导实践,全面介入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实现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和发展。
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结构内容
社会工作通过中国情境下的专业实践提炼和建立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工作本土理论,并明确和阐述各理论之间的关系和理论体系的结构内容,才能建构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按照大卫·豪的观点,社会工作理论可以划分为“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社会工作的理论”两个层次。也有学者将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社会理论与社会工作、为社会工作的社会理论、社会工作的社会理论。在这里,我们不在这个层面上讨论社会工作理论体系,而是基于目前社会工作理论薄弱的现实,从知识体系的角度,认为社会工作可以分成社会工作元理论、社会工作地方性知识理论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
社会工作元理论主要是指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1917 年里士满的《社会诊断》一书开宗明义地提出要以科学的方式助人,从而开启了社会工作科学理论建构的序幕。社会工作“成为科学”即为社会工作追求的专业目标。社会工作元理论,包括社会工作本质、实证主义的社会工作、建构主义的社会工作、女性主义的社会工作、发展型社会工作等,也可以包括社会问题的本质、社会工作在回应这些问题中的作用和责任等。这些理论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社会工作地方性知识理论主要是指考察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就要将其置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它包括社会工作服务相关法律、社会政策研究、社会服务机构相关理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相关的理论以及社会问题的相关理论等。
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主要是实践面向的。目前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忽视了对实践概念和实践理论传统的梳理和深入讨论。因此,如何通过社会工作实务过程,对社会工作实务归纳、总结、概括、推理,形成新的社会工作理论叙事已刻不容缓。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应真正贴近日常生活本身,解释个体生活实践的细节,成为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建构中,实务理论的生产与再生产至关重要。
(作者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教授、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