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30日 09: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杨蕾歆
乡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既离不开宏观社会的安定繁荣,也离不开乡村组织的有序、有力发展及主动介入。乡村组织包括村党支部、村委会、农村合作社、小组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社工组织等,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背景下,村两委的存在与作用更值得关注。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着重论述了如何具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攻方向。其中,乡村组织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抓手,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治保障。
通过对重庆市某镇的调研发现,相较于其他乡村组织,村两委对农村社区的治理作用、动员作用、整合作用突出。同时,笔者通过调研发现,部分村庄的村两委存在一些问题。在思想意识方面,由于身处最基层并面临任务重、待遇差、压力大、出路难等现实情况,一些村委会成员工作激情不足甚至萌发辞职意愿,一些村党支部书记存在群众观念淡、责任意识弱、政治意识不强等问题。在组织建设方面,农村党员以老年党员为主且存在身体健康状况差、居住地分散、出行不便等现实情况。因此,在组织建设中,一些村两委活动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难以确保,组织运转存在一定困难。在组织实践方面,囿于村两委成员自身能力及集体经费,活动的开展存在一定难度。此外,因部分村两委成员简单地把节假日送温暖、关心孤寡老人、慰问困难村民等理解为党内活动,村两委活动形式单一、凝聚力较弱。
为应对村两委组织存在的问题,将乡村组织振兴战略落到实处,需研究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并制订相关解决方案。
突出乡村组织振兴的战略地位,把好“规划关”。乡村组织振兴,一是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以促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二是建立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强化乡村振兴的责任意识,突显村两委带头作用。三是整顿软弱、涣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扎实推进党建,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和号召力,强化向心力及凝聚力。
严格体制机制,筑牢村两委“入门关”。强化农村党员发展的准入门槛,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机制。一是按照规范程序选拔入党积极分子,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要常态化,做到全面了解和重点考察相结合。二是在党内创造公开、公平、民主、有效的党员发展工作机制。三是不断完善发展党员的民主票决制度,基层党委要及时做好公示工作,做到事前公示(预告)、过程公示(接受监督)、结果存档(备查)。同时,村委会选举也要严格规划,强化村委会成员的个体能力与组织能力。
加强村两委的队伍建设,强化“配置关”。组织振兴重点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关键在基层党员素质。一是要突出政治素养、思想作风、工作能力和基层经验。二是在遵循德才兼备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要注意拓宽渠道,广泛吸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人才,吸引甘于奉献、愿意扎根基层的乡村精英,为组织振兴献计出力。三是培育科学的政绩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村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把村民是否赞成、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根本标准。
创新村两委成员的教育方式,重视“培训关”。作为组织振兴的重要力量,村两委成员素质的高低影响乡村振兴的效果。一是村两委成员教育培训要常规化。由于受培训时间统一难、培训设施健全难、培训师资调配难等因素影响,村两委成员参加培训受教育机会不多。鉴于此,应不断创造条件和机会以加强村两委成员培训的常规化工作。二是规范党内组织生活,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要不断提升党员素质,严格用党内法规制度约束党员。三是创新村两委成员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村两委成员教育培训力度,学习方式既要集中又要分散,既要线下也要线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争培养大批乡村振兴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破解村两委成员的收入困境,解决“待遇关”。乡村要振兴,农村要发展,村两委成员是重要力量。但现实中,村两委成员面临任务重、压力大、出路窄、待遇差等窘况,因此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激励机制,提高村两委成员收入待遇,为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保证。一是保证村两委成员合理经济待遇,建立村两委成员报酬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报酬待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生产力发展而逐年增长。二是拓展村两委成员的事业发展空间,积极探索推行奖励机制,激发创先争优的热情。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7CDJ01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