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解决特大超大城市资源环境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报 | 张欢 钱程

      截至2016年底,我国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4座超大城市,有天津、重庆、成都、武汉、东莞、南京、杭州、苏州、青岛、西安、郑州、沈阳、佛山、哈尔滨14座特大城市。这18座特大超大城市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92%,承载了全国16.7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32.46%的GDP,但也集中产生了较为严重和被广泛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不过,生态文明战略提出来后,中央及地方政府十分重视特大超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特大超大城市资源环境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
      资源环境问题突出
      1.水资源、土地过度利用,建成区快速扩张
      以2015年为例,18座特大超大城市消耗了全国总供水量的48.47%、全社会用电量的38.33%、总供气量的50.08%。2002—2016年,18座特大超大城市建成区面积从0.59万km~(2)扩大到1.52万km~(2),占全国建成区面积比重从22.65%增加到28.02%。
      2.缺水和水污染并存,污水排放总量依然较大
      目前,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青岛、西安、沈阳、重庆、郑州、南京极度缺水,成都、苏州、哈尔滨、武汉、广州、佛山、东莞重度和中度缺水。2015年,18座特大超大城市排放了全国工业废水总量的19.52%。特大超大城市大规模废水排放加快了水体恶化,普遍存在市内、近郊湖泊、河段、沟渠黑臭水体占比较高问题。
      3.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依然较大,是多种空气污染严重的“污染岛”
      以2015年为例,18座特大超大城市排放了全国工业 SO2总量的11.65%、工业(烟)粉尘总量的6.44%。其汽车保有量占全国的24.43%,是汽车尾气排放的集中区。受制于大规模空气污染物集中排放,特大超大城市已成为我国多种空气污染严重,具有频发性、持久性空气污染的“污染岛”。
      4.生态宜居短板仍然突出
      特大超大城市湿地绿地超载、分布不均,城市广场和道路拥挤。特大超大城市高层建筑密集,过高容积率和过短楼间距增加了城市压抑感。普遍存在的通风廊道不畅通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雨污处理设施不合理是城市内涝频发的重要原因。
      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城市功能的过度集聚和持续增强
      特大超大城市是我国首都、直辖市、省会城市、特区,承担全国或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信息和交通多种功能。城市功能越多,对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吸引力越强。人口和企业快速增加导致对资源环境要素需求的快速增加,与资源环境容量因大规模占用后供给的持续减少,形成的“一增一减”矛盾,诱发了特大超大城市资源环境问题。
      2.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扎堆布局
      石化、冶金、建材、医药、纺织、造纸等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是特大超大城市布局的重点。这些产业消耗了特大超大城市大约40%的能源和供水,排放了40%的废弃物和垃圾。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劳动密集的产业结构,使得在城市进入大型阶段后,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水土大气污染,造成土地、能源、水资源供应紧张,加剧了其资源环境问题。
      3.城市边界无序扩张和开发空间结构失衡
      快速扩张的开发区和大规模工商业用地供给,是地方政府主导GDP倍增的重要手段,也是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城市边界蔓延式扩张等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高涨的土地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直接或间接地压缩了生态空间。生态用地供给的碎片化引致了生态廊道的闭塞。
      缓解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
      1.科学界定城市功能和空间属性,控制城市规模和边界
      引导特大超大城市在支点城市或卫星城镇建立非核心功能、职能式服务区,疏散非核心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依据综合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科学规划特大超大城市15—30年内的人口和建成区规模、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
      2.规范和扶持一批区域中心城市和支点城市
      以城市群为主体,加快构筑基础设施相联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的共生城市体系。通过均等化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资源与经济资源等多种途径,以扩大支点城市、卫星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及其要素流动性为手段,扶持支点城市和卫星城镇建设。
      3.实施更严格“三线一单”空间管控体系
      引导并调控人口、经济依水土资源和环境容量布局,构筑“三线一单”空间管制体系,强化空间、总量、强度、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和底线思维,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地开展特大超大城市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甄别项目取舍,规制和引导“三高”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迁移到周边城市或中小城市。
      4.向绿色发展的“深水区”进军
      发挥特大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引擎作用,引导和规制构建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倡导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创建绿色型社会。
      5.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生态宜居环境
      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体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加快水污染防治和黑臭水体治理,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的处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造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增强城镇空间布局的通透性、微循环能力和生态宜居程度。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城市群生态文明协同发展机制与政策研究”(15CJY01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