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维度:人才、资金和产业

2019年02月20日 08: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刘春雷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着脱贫攻坚、人地关系等方面的问题,需有强大的战略定力和系统的政策创制加以回应。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是打好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有7.4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从2013年到2017年,贫困人口从8249万人减少到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1%,取得了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而且,预计2019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减少85%以上,贫困村将退出80%左右”。然而,对于剩余的3000多万贫困人口,减贫难度不断加大。因而未来我们还需要持续探索如何提高这些人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生产条件。

  虽然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但不可否认,土地仍是绝大部分农民的生存之源、发展之本。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发展农业不仅不能忽视土壤污染等问题,而且要继续提升耕地技术。同时,还要重视并改善伴随城市化推进可能造成的人地关系矛盾。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各地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特色小镇。一部分农村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具备天然的区位优势和自然优势,能够发展旅游业。然而并非所有农村都具备这些优势,部分农村当前还处于需要完善基础设施的阶段,并不适合发展旅游业。农村建设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因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注重农村地区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把握好其间的平衡性。

  基于学理和现实的双重逻辑,乡村振兴主要归根于人才、资金和产业三大维度。

  乡村振兴,人才是核心。2017年末,我国农村常住人口约为57661万人,相比2016年减少了1312万人。而且,据预计,未来10年农村常住人口减少的趋势还会继续,这就需要不断探索农村“空心化”“空巢化”及“老龄化”等问题的解决途径。乡村振兴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在农村建设中,要多层面、多角度聚焦于人才建设和培育,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乡情为纽带,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以振兴为中枢,凝聚外来有识之士;以需求为向导,培养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农村要吸引人、留住人、培养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建美丽农村。

  乡村振兴,资金是保障。建设资金的及时投入是开启并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资金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强化对农村的资金支持,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不仅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也需要社会的支持。一是稳固中央的资金投入,确保国家公共财政向农村地区倾斜,形成乡村振兴的后备军。二是完善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不断提高财政透明度和社会监督度,形成乡村振兴的稳定器。三是拓宽融资渠道,促成社会资金向农村转移的集聚效应,形成乡村振兴的助力阀。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多次强调,“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这就需要基于而不囿于第一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同时要让农民成为主导者,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另外,乡村振兴还要注重科技兴农、绿色兴农,坚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农村的稳定和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我国仍处于城市化阶段,城乡之间仍然存在差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重视精准脱贫的难度和持久度,调节好人地关系并把握好乡村振兴的平衡性。未来,如何通过城乡一体化解决农村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农业农村发展,仍需深入探寻。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