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知识创新网络 增强社会创新能力

2019年03月27日 08: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郝璐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要新的驱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是一个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概念,在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创新集中体现为知识的创新,知识创新应用于不同领域,呈现为不同的创新类型。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知识储备和知识创新能力,构建以知识创新为导向的社会网络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

 社会网络是知识创新的基础

  关于社会网络的研究起源于人类学对社会中复杂人际关系的解释,后逐渐被引入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社会网络理论认为,社会中存在着一张巨大的人际关系网络,由节点(行为主体)以及联结节点的社会关系构成。在开放式创新时代,创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加剧,单一个体的知识储备无法满足复杂性创新的需求,创新需要各种异质性知识和思想的碰撞与融合。社会网络为各种类型的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提供了平台,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创新也日益普遍化。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起,社会网络在创新领域的应用研究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

  当前,创新的社会网络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上,研究对象以企业、科研团队等组织为主,其中,Granovetter的弱关系理论、Burt的结构洞理论和Freeman的中心度理论最具代表性。由于组织主体范围的限制,有学者将社会网络进一步划分为内部社会网络和外部社会网络,分别考察其对组织创新的影响。对国家或社会整体的创新而言,社会网络不但在概念范围上与之具有天然的契合度,而且可以通过考察节点之间行为主体的互动过程解释创新的发生机制,为创新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

  社会网络对创新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其为知识共享和创新的生成提供了平台,而且体现在它提供了创新扩散的通道。知识创新只有应用在社会经济生产生活中,通过各种具体创新形式体现出来,才能实现其驱动发展的目的。从这方面上讲,创新的社会网络不仅包含个人以及同一类型、同一领域的组织或机构之间的联系,而且囊括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组织或机构之间的合作。

  知识创新网络是将知识创新建立在社会网络的基础之上,构建以知识创新为导向的社会网络,从而为创新驱动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经济学家科斯在分析中国经济改革时提出,在以知识为主要推动力的现代经济里,如果让知识与创新引导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将不仅仅是全球的生产中心,也是创造力与创新的源泉。知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智力创造活动,一方面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需要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社会环境。对应社会网络的构成,知识创新网络包含具备高知识储备的人才以及个体人才之间的社会联系;有利于企业或科研机构等组织创新的社会网络,可以视为社会整体知识创新网络的局部构成。不同类型的个体人才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建立起社会联系,形成社会网络,并通过网络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共享与合作创新,为创新的迸发与扩散提供基础。

良好社会氛围为创新网络提供助力

  泰勒·考恩在其著作《大停滞》(The Great Stagnation)中提出,我们并没有真正理解经济失利的原因,实际上,所有问题都有一个单一的、很少被注意到的根源:在过去至少300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依靠“采摘最容易采摘的果实”而生存……然而在过去40年的时间里,那种“容易采摘的果实已经被采摘完了”。随着“容易采摘的果实”被消耗殆尽,创新的复杂程度逐渐增加,创新日益超出个体的能力范围,越来越需要个体人才或组织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不同行为主体间的密切交流与合作正是创新网络发挥作用的关键。这一点已被微观领域的创新研究所证实,甚至有学者将合作创新的组织结构视为知识创新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有利于交流与合作的社会氛围可以提高创新网络的运行效率,使创新网络更好地发挥作用。

  从历史发展来看,近代早期的自然科学革命固然为西方世界的兴起奠定了科学知识基础,但一系列技术变革和工业革命选择在英国落地生根则要归功于其独特的社会氛围。美国社会历史学家杰克·戈德斯通在《为什么是欧洲?》一书中写道:“在从17世纪末一直到19世纪初的时间里,最特别的是英国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在这里,自然哲学家的思想、仪表技师和手工艺人的技术,以及企业家和工厂主的目标不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积极地相互交流并合并到了一起。”自然哲学家通过仪器公开展示他们所揭示出的自然科学原理;手工艺者学习最新的化学、机械知识,并在生产中改进和创新机械工具;企业家和工厂主则与手工艺者和工程师合作创新产品和生产工艺。这种“风气”的形成打破了科学、技术、产业间的藩篱,使科学家、企业家、技师和工程师得以通力合作,推动一系列技术创新,并支撑起整个社会经济跳跃式的发展与前进。

  当前,作为世界顶尖的创新中心,美国“硅谷”吸引了大量学者的关注和探讨。虽然学者们将硅谷的成功归结为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积极开放、高度合作的社会氛围为创新网络的高效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强化各类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内部以及相互间网络联系的同时,也促进了不同类型企业、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学向企业输出高素质的人才,科研机构和高校研究人员从创新的外溢扩散和应用转化中获益,形成互惠互益的创新网络生态。此外,被广泛应用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三螺旋模型”理论,也将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三方间的网络联系和紧密合作视作创新的基本动力。

  由此可见,一个积极开放、有利于交流与合作的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不仅可以调动个体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和热情,还可以加强个体人才以及不同类型组织机构之间的联系,促进社会网络中各行为主体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提高创新网络的运行效率。

 制度环境保障创新网络有效运行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为解释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引导人们从制度的角度研究创新。对创新网络运行而言,一方面,法律规定等正式制度不仅可以鼓励创新,而且为组织之间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另一方面,非正式的交流合作同样构成网络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信任等非正式制度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由来以久,原因众多,诸如:国有科技成果的产权属性不够明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转化的积极性;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政策同现有制度规定之间存在一定冲突,增加了科技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等等。制度环境建设就是要移除现有创新网络中的制度障碍,保证合作的建立和顺利进行,为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和创新网络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创新网络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以信任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的补充。由于现代意义上的创新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基于信息交流的合作与知识创新如果缺乏信任,就会加剧各方的信息不对称和相互猜疑,最终影响合作和创新。信任是在主体之间长期稳定的互动中逐渐建立的,一旦形成就会成为非正式规范,有效约束社会网络中行为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真诚交流和团结合作。已有关于信任对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研究表明,信任度高的社会更倾向于创新,经济发展更快,而信任度低的社会则更容易打压创新,经济发展状况也不尽如人意。美国学者伊达尔戈在《增长的本质》中将信任视作建立和维持大型网络的“胶水”,与法律等正式制度共同保障创新网络的顺利运行。

  经济发展不是购买力,而是创新力。构建知识创新网络,并为其高效运行提供适宜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环境,才能有效增强我国社会的创新能力,从而向创新强国迈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