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社会科学研究健康发展

2019年04月11日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赵三乐

  4月4日,“郑杭生大讲堂”第十三讲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讲座以“如何认识和研究中国社会——50年中国研究经验分享”为主题,由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中国政治与社会高级教授托马斯·海贝勒(Thomas Heberer)担任主讲。海贝勒长年从事中国政治、社会和制度变迁研究,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在讲座上,海贝勒畅谈了其对于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变化的看法。本报记者围绕相关问题对其进行了采访。

社会科学发展关乎现代化建设

  海贝勒提出,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密不可分。现代化不仅需要具有创新性的自然科学,也需要具有创新性的社会科学。现代化不仅带来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同时也带来新的社会、政治、心理、哲学等方面的问题。因此,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海贝勒认为,世界各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各有所长,一些社会科学理论或研究方法虽然具有普适性,但是各国可以根据自身国情,对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调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可以根据中国的实践来检测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从而做出相应的发展或调整,使得社会科学更好地造福人类。

实地调查研究必不可少

  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上,海贝勒强调了进行实地调查的重要性。他表示,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研究人员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大量阅读与调查主题相关的文献。同时,研究人员还可以事先通过互联网了解当地社会概况及相关信息。而在进行实地调查时,研究人员需要每天阅读当地报刊,以了解当地各方面的最新情况。在长年从事中国研究的过程中,海贝勒深切体会到,中国各地政府的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和地方党校的教师都十分了解当地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途径,因此通过他们来了解当地状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海贝勒表示,只有通过长期深入的实地研究,才能对研究对象产生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研究人员在实地调查时,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状况灵活调整研究课题,以反映当地人民关心的问题。

鼓励中外学术互鉴

  谈到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时,海贝勒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涌现出许多优秀学者,其中不少人活跃在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欧洲学界,在海外从事着教学和研究工作。与此同时,在中国国内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也逐步熟悉掌握了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这些都有利于促进中外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开展学术交流。

  关于未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海贝勒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为应对民粹主义、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每个国家需要与国际社会进行沟通与协调,因此各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需要进行跨国比较研究。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可以更多关注中国以外的事务,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培养全球视野。

  第二,中国的一些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习惯于采取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研究,却没有亲自去基层进行社会调查。这种研究方式具有局限性,研究人员无法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受访者是在何种情况与环境下填写问卷。这一点值得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加以注意。

  第三,中国学者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学术会议平台,与世界各国学者充分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沟通。国外专家有着不同的学术观点和世界观,中外合作办学能够为高水平学术合作提供平台,对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中国可以为国外专家来华进行实地调查提供更好的环境,这既有利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