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科技创新实践 提高社会学本土自觉

2019年06月05日 10: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黄斌欢

当前,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的工作正如火如荼。如何进行理论创新、人才培养,构成当前高等学校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议题。结合课堂改革实践,在学生培养环节进行创新,引导社会学学生关注科技行业发展及青年从业者的社会状况,并通过扎实研究提出干预方案,以此实现理论发展、人才培养、社会价值实现的多重收获,并增强其社会学本土自觉。

社会维度是解释创新的重要因素

深圳是我国科创之城。如何解读深圳科技创新的奥秘,是社会学学科的重要命题。我们将解释这一问题与培养创新性社会学人才进行有机结合,在课堂中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发展状况,以问题探究式教法对学生进行训练,深度解读深圳科技创新的奥秘,产生关于创新的理论,并以此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社会学与科技行业发展密切关联。社会维度是解释创新为何成功的重要因素,如伯特和维亚斯的研究表明,技术创新解释了创新成功的25%,而社会创新则解释了创新成功的75%。因此可以说,社会因素是理解创新成功的密钥。进而,科技行业快速发展,离不开千万科技行业从业者的奋力投入,其社会状况与科技发展密切关联。由此,社会学切入创新研究就具有了多个入口。一是挖掘科技创新内在逻辑,分析不同的行业、产业的发展规律,政府、市场与社会等各种利益相关者在产生技术创新中的相互关系。二是关注创新的参与者,关注该行业从业者的生活与生产状况,挖掘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境况与问题,分析现有制度之下该群体的福利现状,提出针对这一群体所存在问题的干预措施,以社会学的力量创造美好生活,为科技人员专心投入科技创新夯实基础。结合以上方式,我们将社会学与科技创新进行有机关联,并以此作为训练社会学学生的现实课堂。

 科技创新与社会生态密不可分

  在社会调查方法的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针对深圳科技创新的现实,以问题式研究的方式深入现场。师生合作展开多种多样的实践研究,如针对科技园创新生态的研究、科技行业从业者的工作与生产状况的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发挥主动性,以多种方式进入田野,努力打开科技创新的“黑箱”。一组学生利用家庭成员开办公司的背景,直接到公司进行自上而下的深度访谈,采访科技行业的相互关联,探究从业者的生活状况和就业经历。另一组学生则在夜里九点钟以后来到科技园地铁站,在地铁上采访加班结束坐车回家的年轻科技人员,收集他们的困难与呼声。另有不少学生使用网络问卷、网络调查等方式收集科技人员尤其是年轻从业者的工作状况与问题。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多种不同的研究路径,为了解这一群体的状况提供了扎实及丰富的基础。

 研究发现,深圳科技创新的成功与深圳特定的社会生态密不可分。经济空间、制度空间、物理空间的高容忍度,以及高低搭配错落有致的创新生态的完成,构筑了深圳科技创新成功的重要密码。研究还发现,不同年龄段科技行业从业者的工作与社会状况呈现明显的分化。部分早期进入行业的从业者能够较好地适应,对自身工作与生活较为满意,对自身社会地位评价较高,已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能够较好地投入到持续的创新工作中。但是还有大量年轻从业者的状况比较糟糕,难以成功扎根深圳,可能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边缘群体。尽管他们从事的工作非常重要,但所获报酬以及身处的生活条件非常恶劣,事实上已经被甩到中等收入群体之外。他们所面临的最重要困难是住房问题,其次是工作压力,还有福利不足、社交瓦解等其他因素。面对这一处境,部分青年使用弥补、延迟、分割等策略与方式处理自身生活与工作的矛盾,而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扶持远远不够。伴随社会对创新重视程度的提高,青年科技人员的社会重要性在日渐增加,但是其个人价值的实现却存在多重障碍,二者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成为限制创新持续发展的突出障碍。就此,研究呼吁改善青年科技从业者的社会处境,从住房、交通、福利、教育等方面夯实其支持体系,培育社会组织、丰富其社会连带,使之能够开展正常的社会生活,为他们更好地投身于科技创新提供坚实后盾。

 从课堂创新走向社会创新

 经过一系列学习,学生们能够普遍意识到自己的学习任务与所处现实的密切关联。这一过程,所产生的效果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培养创新,也将对社会发展产生有效回馈。

 首先,我们将所研究的结论通过多种方式加以呈现,呼吁社会尤其深圳市政府提高对青年科技从业者的关注与政策扶持,改善相关人才的处境,弥合其社会价值与其个人价值实现之间的巨大张力;其次,我们也希望参与和时代密切关联的一系列研究,并通过投身这一历史洪流,产生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形成的理论知识;最后,以对创新进行社会研究的方式,还能有效培养具有高度时代敏感性和本土意识的研究者,培养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研究的自觉意识,从而建构关于本土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在科技发展的紧要关头,能培养出更多具有本土意识的社会科学人才,使之化身社会建设的成员,帮助深圳有机进行社会建设,并助推一线科技从业者更好地投入科技发展前沿,或许是社会科学实践历史使命的最佳方式。

  (本文系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校体制、社会认知与大学教育形态的比较研究”(zdzz17002)、深圳大学教研课题“基于文化回应教学理论的高校课堂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