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共同体构建的基本趋势

2019年05月28日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28日总第1701期  方世南

  时代变迁给中国学术研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双重境遇。随着信息网络化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竞合共赢性时代等具有全新特征的时代来临,传统的独立为伍、学科界限壁垒森严的学术研究方式向开放渗透型、融通整合型的现代新型学术研究方式跃迁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中国学术研究只有顺应新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新内容、新需要,强化共同体意识,促进传统的学术研究从单一领域和单一学科向多领域、跨学科的学术研究融合型共同体转变,从纯文本理论研究向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型的学术与社会联姻型的共同体转变,从自足于国内本土化的学术研究向与国际合作的跨国型学术共同体转变,从传统在纸质媒体发表研究成果向虚拟实在交互型学术共同体转变,才能充实学术研究内容,提高学术研究质量,促进学术繁荣,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从而组建学术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共享共同体,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的要求,推动中国学术顺应时代节律持续健康发展。

 构建高质量学术融合型共同体

  在当今学科之间既有分化又有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新时代,学术研究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跨学科融合发展的态势已充分显露出来。传统的哲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原来界限壁垒森严的学科和学术研究,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已经融合形成经济哲学、生态经济学、生态哲学等诸多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

  学科高度聚合融通和构建学术融合型共同体的历史任务,对研究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知识储备和科研能力向着专业知识的多样化、复合化方向发展。为了适应新时代学科高度聚合融通的形势需要,构建高质量的学术融合型共同体,就应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朝着复合型、创新型方向发展。只有审时度势,根据学术研究跨学科发展趋势,适应时代需要,按照学术研究多元化特点和大口径培养具有多种学科知识的人才,在高校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中努力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相近学科的课程,拓宽学术研究视域,开设多学科和跨学科专业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跨学科型转变,才能适应社会对于新型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促进学术研究从传统型向现代创新型发展。

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术共同体

  作为倡导社会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面向社会实际深入研究社会问题,做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知行合一”,是其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从根本上来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并不存在完全脱离社会生活的所谓纯而又纯的研究课题,而都与社会生活存在着紧密联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离不开社会,社会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接触客观实际、接触现实生活,哲学社会科学与社会是一个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面对火热的社会实践和社会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应秉承“板凳坐冷,脚底走热”的精神。所谓“板凳坐冷”,就是要杜绝名利诱惑,心无旁骛、神清气静地钻研理论,发扬“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学术风尚。所谓“脚底走热”,就是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民众,联系社会重大现实问题展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在学术服务社会过程中显示自身价值,促进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更加主动地与学者联系,构建学者与政府官员、企业家、社会各阶层人员紧密联系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术共同体。

 构建学术跨国型共同体

  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的是文化全球化和学术研究的全球化。随着国与国之间联系的日益紧密,全球性和普适性课题不断增多,跨国生态、跨国行政、跨国治理等众多问题应运而生。全球化的发展,使一国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超过了该国管控的能力范围,本土化和全球化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趋势的增强,必然催生和壮大跨国文科合作研究的学术共同体。与理工科国际化程度较高相对不同的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跨国型合作共同体还处于方兴未艾阶段,但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跨国型合作研究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国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个国际合作平台不仅是经济合作、技术合作、市场合作、管理合作的平台,还是一个国际研究合作的平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建设学术命运共同体。一方面,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特别是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化进程,并迅速提高跨国合作研究水平。为此,我国学术研究者应强化跨国共同体意识,要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通过跨国型共同体的打造,在未来若干年时间内、在若干领域形成我国学术优势,构筑我国学术品牌形象,在某些领域使我国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逐渐占有国际学术话语权。

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学术空间

  信息网络化时代出现了时空压缩和时空扩张等双重效应,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和空间观,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学术研究以及出版方式,对学术研究以及学术成果的评价管理等传统做法都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也冲击着和影响着学术研究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研究方式。能否利用好学术网络,快速地传播学术信息、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也极大地改变着我国在国际学术领域所处的地位。传统的用出版和发表纸质媒体数量来衡量学术研究者科研成果的考评方式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创新水平的日新月异,推动着学术网络空间极大扩展。通过网络阅读实时态、即时态地获取知识和信息已经成为现代学习的主潮流。根据学术论文的载体来分类,有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论文,还有以网络为载体的论文。目前,许多报纸、杂志都在向电子版过渡,今后,虽然电子版不能取代纸质版载体,但它将成为报刊杂志的主要载体。随着人们的学习方式由传统媒体转移到电子媒体,学术研究更要关注纸媒与电子媒体紧密结合所组成的“学术虚拟实在共同体”的构建问题。

  在现代信息网络社会,网络以其无限触角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人们的第二大脑。学术研究工作者要善于学习好和运用好网络学术载体,通过网络学术传播、学术交流、学术评价,提高学术影响力并扩大学术知名度和美誉度。我国要顺应信息网络化的大趋势,加强研究学术网络动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大力改善学术研究的网络环境,提高我国网络教学环境和科研环境,减少学术网络的数字鸿沟,加强学术网络的国际交流合作。还要研究制定学术研究者网络学术成果的评价标准和绩效奖励实施细则,以调动学术研究者在网络学术空间发表学术成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系苏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