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乡村振兴的地理逻辑

2019年04月18日 10: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段进军

  乡村振兴是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对应的是新型城镇化战略。为什么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还要再提乡村振兴战略?这两个战略有何内在关联性?

  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城镇化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客观地讲,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城乡二元结构,这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按照一种工业化的思维来发展城市,背后的地理逻辑也必然是通过剥夺农村消灭地方的多样性来取得发展的,城市空间生产也按照工业化的思维来推进。

  一般来讲,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地理逻辑。在前现代地理空间上存在着一种差异性。在前现代世界里,地方的行为方式保持着与外来普遍原则的良好平衡,结果是一种可理解的景观多样性。进入现代的主要标志就是大规模的工业化,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一种新的地理逻辑正在出现,在这种逻辑中,地方的特殊性将被消除。但是当越过这个阶段,进入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地理空间的差异性又会复活。这是因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精神需求就凸显出来了,表现在地理空间中就是地理空间差异性的复活。总之,人类社会发展背后的地理逻辑即空间逻辑是可以概括为差异空间到同质空间再到差异空间的复活。但这种差异空间的复活同之前封闭的差异空间是完全不同的,其差异性并非封闭的差异性,而是在开放和交流中形成的差异性空间,在要素的流动中形成的差异性空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也是指导区域发展重要的地理逻辑。

  开放型“差异性空间”新理念对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思考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放在发展进入新阶段这一重大的历史判断中,中国人均GDP近10000美元,消费结构将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精神型消费已经成为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点。这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工业化的大规模、标准化、同质化思维,走向一种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思维,表现在地理空间上就是多元差异的地理空间的复活,但这种复活一定是在城乡高度融合和交流基础上的复活。无论是城市功能的挖掘还是乡村功能的挖掘,必须是在城乡高度融合和交流基础上才能形成城乡等值差异的功能。因此,科学地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放在城乡相互交流和融合的基础上才能挖掘其科学内涵。城乡关系是区域中最重要的一组关系,上文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关联,根据开放交流融合的差异观,自然可以理解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只有在乡村和城市的融合交流中才能更好地形成具有差异的城乡功能。从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性来进行思考,地理空间差异性已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进入到了一个地理差异化逻辑起作用的时代。因此,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互动就是为了塑造一种全新的地理空间,这种空间就是以差异性作为最重要的参考。乡村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不同于城市的差异空间,乡村不仅是生产粮食的地方,也是文明的载体、生态的载体。乡村代表一种自然系统,城市代表一种人工系统,二者交流融合将形成一个全新差异的地域空间。我们长期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规划应该转型到城乡融合与互动的新的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地理逻辑,地理空间的差异性复活,也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乡村价值的体现,这种价值并非都能货币化。我国城镇化目前已经达到59.58%左右,在沿海一些发达的地区已经接近或超过70%,在这个阶段人们对乡村空间需求加大,这种需求不仅仅是乡村作为粮食生产的传统功能,其生态和文化功能等这些不可视的功能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空间需求,这些不可视的功能形成城乡差异空间的重要载体,城乡要素交流融合会不断地加大。

  那么,城乡交流融合的有效空间组织是什么?哪些地区的乡村能够率先振兴?第一,在大尺度的空间中实现乡村振兴。比如未来中国的宏观经济格局是“3+1”,即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还有粤港澳大湾区,再加上长江经济带。这些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高度发展的地区,在这些地区首先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乡村与城市发展相互融合。第二,在国家规划的城市群中考虑乡村振兴战略。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有效的地域空间组织形式,在城市群内部的乡村价值应该得以集中体现,实现城市和乡村的融合发展,创造一种在融合发展中的差异空间。第三,在都市圈中考虑乡村振兴战略。都市圈是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这个空间应该是以差异空间为指导,目的在于实现城乡之间有效地融合和交流,最终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战略应该与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有效互动。城市和乡村应该在融合和交流中充分地挖掘两者的功能,以形成具有差异性的地理空间,从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创新生态系统视域下特色小镇演进机制研究”(18BGL15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