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3日 10: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吴田
智库是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实践中不可或缺的行为主体。智库国际化建设一方面是完成其自身研究和咨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是完成外宣使命,推动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走向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晰中国智库国际化的主体
首先是人才国际化。人才国际化是智库国际化的重要基础,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准备。人才国际化不仅需要语言等对外交流工具的国际化,而且需要思维模式、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国际化训练,更需要以适合对外交流和传播的方式和方法表达出去。
语言国际化。在传统智库中,以外交或者以研究国际关系等主题为主要工作的智库人才在语言方面的优势相对较强,且语言种类多是以国别进行划分。新型智库建设事业起步后,这一趋势仍在延续,部分智库在注入新鲜血液时有意识地侧重于这方面的素养。但总体而言,一方面,老一代研究人员的外语基础相对较差,且差距较大,从事过外交类工作的人才语言优势明显,但这类人才凤毛麟角;新一代的研究人员外语基础相对提升,个体间差距缩小,但高水平的外语人才仍较欠缺,在国际交流,尤其是正式场合的规范性表达时仍存有较大障碍。另一方面,对外交流的语言仍以英语为主,小语种人才严重匮乏。
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国际化。智库人才在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仅通过语言的互通仍难以避免很多误解和障碍,这是由更深一层的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的差异造成的。与其他类型的学者或者研究人员不同,智库学者不仅需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种议题,还需要进行政策的推广和解读。如何用他人听得懂的表述方式进行国际交流,便成为学者们急需提升的方面。真正了解并理解交流对象的思维模式和认知习惯,才能更好地实现智库间观点和研究成果的国际化交流和跨文化传播。智库近年来加大了对海归人才的引进力度。但需意识到,无论语言还是思维模式的国际化都只是智库有效实现国际化的一种工具,而非要求掌握工具的人被工具所限,为工具所困。理解国外的文化、思维模式,适应其语言、文化环境,并非是要求智库人才过度推崇或迷信国外的制度和文化,以拥有海外背景或者相关优势自居。
交流和传播方式国际化。外语流利不代表可以有效沟通,拥有海外生活经历不见得擅长用国际社会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表达。很多国际一流院校专门开设沟通与谈判技巧、表达与写作方法等课程,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前便已得到了专业化的训练。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也逐渐认识到这一能力的重要性,开始增设这一类课程。如何表达和沟通,以及如何在国际社会中进行跨国、跨文化的有效交流,是每一位智库人才都需要重视且补充学习的课程。
其次是机构的国际化。机构国际化是智库国际化的有效依托。一方面体现在机构自身的开阔性视野和包容性环境;另一方面体现在其切实迈出国际化步伐,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
机构国际化的内涵。机构的国际化首先应是一种特质,把国际化的理念渗透在各项工作和决策过程中,而非仅追求形式。因此,机构国际化的内涵应当是其营造出的一种开阔、包容的氛围,而非其工作的硬性需求。例如,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和哈佛—燕京学社两所机构,一个侧重于当代,一个侧重于古代和近现代;一个侧重于政治经济等社科领域,另一个侧重于哲学、美学等人文领域。虽然研究领域都深耕于汉学,但其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却都有目共睹。历任领导都坚持开放的理念和心态,在世界各地传播研究思想和成果,以至于许多对于中国问题研究的权威引述都来自于这两所机构。由此,智库机构的国际化是一种更深层的特质和引力,否则即使开展了国际化的实践也只能是见效一时,难以维系长久的影响力。而智库自身的研究领域和工作需求只能排在次要位置,研究国际关系的智库也可能选择闭门造车,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智库也可以走国际化路线。
机构国际化的外显。智库机构国际化的外显可以反映在许多实践形式上,可以通过成果、项目、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国际合作;可以通过人员交流、互访甚至直接引进实现互动沟通;更进一步可以通过设立海外办事处或分支机构直接对当地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综合型智库,在这几个方面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具体而言,召开国际研讨会、及时翻译出版多语种著作成果、同其他智库交流互访、聘请外籍研究人员、设立分支机构都是其实践经验。
中国智库国际化路径
首先是配合重大外事活动。随着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工作的积极推进,重大外事活动的频次也与日俱增。具体活动包括国家领导人出访、重大国际会议召开、重要国际性倡议或概念的推广等。不仅如此,部分开放程度较高的省市级领导也积极走出去,开展必要的外事访问,举办或承办重要的国际性会议。为保证这些活动能够发挥最大的功效,需要调动各层级智库的积极性,智库在其中往往会承担部分“打前站”和陪同的工作。第一,智库配合领导人出访时,一方面要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工作,对出访国具有深入研究和长期专业积累的智库在此可以提供背景性资料和有关议题的重要研究性资料,以帮助领导人全面高效地了解出访国的相关情况。另一方面是为出访造势,智库通过在出访国以及与出访国关系密切的国家举办智库活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提前与当地相关组织、学者等进行交流等方式为领导人的出访做好舆论环境营造。第二,智库配合重大国际会议的工作时,可以通过召开相关领域的智库分会,甚至是在重大国际会议上开设智库分论坛等方式,通过智库学者的主旨演讲、学术报告、主题发言等形式向全球发声。与此同时,配合一系列的研究报告发布、媒体采访等形式进一步扩大会议的舆论影响。第三,智库配合重要国际性倡议或概念的推广工作时,可以通过发表相关领域的外文论文、研究报告,出版外文专著等方式在国际社会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开展调研,与其他国家智库或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等方式,加深认知,增进理解。 其次是主动开展对外宣传。智库基于提升自身影响力、获得海外发展资源等目的也会主动开展对外宣传工作。一是开展国际合作。包括以智库为主体举办和合办各种规模和主题的国际会议,开展国际交流和海外调研,与海外机构开展研究课题的合作、人才培养项目的合作、研究成果出版、发布和推广的合作等。这些形式都可以是双向的,不仅是中国的智库和人员走出去开展和参加各种项目、活动,也鼓励海外的相关机构和人员来到中国开展合作与交流。二是积极对外发声。包括智库学者通过发表文章、发布报告、出版专著及译著、接受媒体采访、在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智库召开国际论坛、研讨会、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向全球传播思想和观点。三是海外业务拓展。包括智库在海外设立办事处、建立分支机构,智库或人员参加国际组织工作,智库向驻外使领馆派驻相关人员等形式。这些都可以帮助智库深入海外国家第一线,切实了解当地风土民情,扎实协助国内母体智库与所在国家和地区拓展相关业务和工作。
智库国际化的着力方向
努力提升智库国际交流能力。提升智库国际化水平首先应当从强健自身体魄做起。一方面,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主要包括对外交流的语言、礼仪和技巧,吸引懂外语的人才加入智库队伍,敢于交流、擅于交流,在与国外智库及其他相关机构的各种交流与合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另一方面,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只有研究能力过硬才能保证合作的长效性,才能保持较强的影响力。智库不能在发展的热潮中被冲昏头脑,要始终坚持将研究能力的提升作为工作的首要方面,不断加强智库在重大国际议题上的研究和领导能力。创造性地提出更多有价值的概念和议题,引导国际舆论走向,抢占国际话语权。
着力打造覆盖面广的国际合作网络。第一,智库应当在“走出去”和“引进来”两方面工作的力量分布上更加合理和均衡。在出访国外智库吸收交流经验的同时,也应当积极邀请对方进行回访,增强其对中国国情和中国智库的了解,从而为中国智库在国际交往与合作中争取更多的机会。第二,出访国家和区域分布要更加广泛和多元。对不同政治体制、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中不同类型的智库和相关机构都应当有所了解,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第三,智库应当结合自身能力和需求选取若干重点国家建立海外分支机构或驻外办公室。通过这三方面努力,中国智库在未来可以打造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国际合作网络。
通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智库型人才。智库人才的获得不能仅依靠招聘和科研人才的转型,还应当注重根据智库本身的需求进行培养。尤其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智库人才方面,智库应当一方面积极鼓励人才的对外交流,每年为不同研究领域的智库人才到国外智库开展合作研究、参加重要国际会议提供便利条件,增强国际交流能力。另一方面也应当适度聘请国外的专家学者来中国智库交流、访学以及进行常驻性的研究,为国内的智库人员创造多元的、国际化的工作环境。
大力推进体制机制转型升级。一是与智库国际化相关的体制机制改革应简化智库人员的出国审批手续,对于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应当给参会学者开通绿色通道,帮助其尽快办理相关手续,从而尽可能避免中国智库学者在重要国际场合的缺席。二是放宽对用于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经费使用限制,建立打包式的经费使用规则,促使出访达到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