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09日 09: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海峰
城市美学力图构建人与城市和谐愉悦的审美关系,建立起人对城市的情感联结,进而缔造一个城市的美好形态。在快速城市化的当下,城市美学的发展显得尤为必要,而媒体在城市美学的传播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融的融媒体环境下,城市美学的传播面临新的境遇。
城市美学的“人本”内涵
自城市诞生起,赞美和批判就一直伴随着它的发展。一直以来,城市都承担着与它的地位不相称的评价,与美学似乎是两个毫不相干的领域,城市被当作一个静止的、建筑的、物理的空间,对它的赞美也仅存于如马克思认为的城市“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的历史学或政治学视域。20世纪60年代,西方思想界出现了“空间转向”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转向,思想文化研究开始建立一个新的范式,城市不再被视作一个静止的容器,它除了有自身的空间运转规律和活力外,还能形塑城市中的人,其美的属性也被重新发现和定义。
另外,美学素来是与艺术结合在一起的,一如黑格尔的著名论断“我们的真正研究对象是艺术美,只有艺术美才是符合美的理念的实在”。当代美学一直试图将美学从其与艺术的固有审美模式中解放出来,将“经验”的要素注入美学中,使之能够扩大美学的研究范围,应对当下愈显复杂的世界。自杜威提出“艺术即经验”之后,日常生活进入了美学的领域,对空间的关注让城市美也进入美学讨论的范围中。
近年城市美学逐渐被重视起来,其在中国美学研究中一直被忽视的境况开始发生改变。关于城市美学,目前尚无明确的学科建制,甚至也没有一个明晰的概念。一般来说,学界对城市之美的理解和分析主要在建筑和景观上,而对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城市来说,以城市为本体的美学思考不多。城市美学应包括城市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当把作为城市主体的人放进去考虑,城市环境也随之转变为人与之发生审美关系必须经历和体验的背景。当下的城市美学以观照城市中人的处境、考察主体与城市建立起的审美关系为核心,已成为共识。可以说,以“人本”为内核的城市美学构架已基本完成。
公众的城市审美经验演进
解决了城市美何以可能,即建立了城市美的属性的合法性基础,就要关注城市被纳入审美范畴之后,城市中的主体——人,如何完成对城市的审美过程。实际上,自城市被人类创造出来之后,人对城市的认识和改造活动就从未停止过,但城市规划、建设和改造长期集中在规划师和权力拥有者手中。很长一段时间内,文艺作品对城市的认知反映中,多以罪恶、黑色的形象示人。公众与城市审美关系的建立,即人以自由自觉的身份来认识城市,则迟至19世纪才出现。
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浪荡子”的形象开创了以身体介入的方式体感城市的先河。波德莱尔受画家居伊(Constantin Guys)的启发,他从居伊以孩童般眼光对城市进行观察和描绘时发现了城市的独有魅力,城市吸引着人去对它进行感官体验,艺术家用自己“天才儿童式”的想象力将城市还原成了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品。此后,德国思想家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笔下的城市“漫游者”以审视的目光将城市美学与现代性结合在一起,沿着这条进路发现城市现代性的“瞬间”与“永恒”。美国学者詹姆逊(Fredric R. Jameson)的城市空间“认知图绘”,以及后来的英国社会学教授尤瑞(John Urry)的“观光客”的凝视,直至美国环境美学家柏林特(Arnold Berleant)提倡一种将身体实践与城市环境结合起来的环境美学,城市美学发展出了一条以城市为本体,将城市作为整体进行远观的传统美学与以身体体验为城市审美经验的新美学相结合的路径。
照相技术的发明并被媒体广泛运用,人开始以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城市,特别是电子媒介普及之后,人随即陷入图像社会的泥淖中。借用媒介来观察体验城市,虽然解放了身体,不再需要身体、感觉的现场参与,但随后的消费主义甚嚣尘上,图像的过度泛滥,导致人对城市的印象趋于碎片化和平面化。沉浸在娱乐、消费氛围中的身体,早已忘却日常的环境,城市在媒介中呈现为一种冷漠的同时,又不断制造爆点来吸引眼球,公众似乎只对节假日的狂欢盛宴刺激稍有反应,城市之美走向了两极,变成一种异化的景观。
融媒体传播多维城市之美
面对愈演愈烈的人与城市之间的审美异化处境,当代美学试图将城市美学纳入环境美学的范畴,重提审美的介入和经验,以摆脱目前城市美学的困境。公众对于城市的认知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媒体的影响,然而传统媒体在当下逐渐式微,一个新型媒体的“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这对城市美学的传播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挑战在于,在个人身体体验离城市越来越远时,如何规避传统媒体图像泛滥的弊病,做好城市美学的传播?机遇在于,融媒体时代的城市美学传播展示与公众对城市的审美感知之间的关系被再次改写。融媒体传播的城市美学,既是每天生活中被忽略的城市,也是重构的日常生活的城市,这种陌生化的体验更容易引起公众对于城市的共鸣。此外,融媒体平台的传播是全方位的、立体的,带给公众浸入式的、整体的城市体验,这将打破传统媒体图像文字时代的受众对于城市破碎的、单一的、平面化的认知局面。
首先,融媒体平台在城市美学的传播过程中应有传播城市美学的意识。满足公众对城市的审美需求,这是公众审美素养提升的要求,也是促进城市美学升级的关键动力。应发挥融媒体“中央厨房”的优势,形成传播城市美学的共识,有意识地将城市之美渗透进传播的全过程。此外,商业传播应该警惕以往过度商业化的弊端再现。
其次,融媒体平台的城市美学传播应是日常的、通俗的,围绕公众对城市的审美情感培育,将城市塑造为公众的“想象共同体”。城市美学的建立在于它区别于传统的乡土美学的城市立场,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新型审美形式。发掘城市美学的多种领域,利用好新媒体的特点,增强互动性,引导公众的参与、点评,培养其对城市的情感。景观的展示应该融入日常,不再刻意追求高大上的效果,努力建立人与城市的情感关联,城市才会成为有温度的城市。
最后,融媒体平台在城市美学的传播形式上应力图呈现城市多媒介的美。可利用全媒体的优势,进行立体化和有效性传播,短视频、纪录片、口述史等形式都可以利用起来发掘城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要对大众文化的各种形式表现出包容的态度,适时、正面地引导,才能赋予一座城市多样的美的形态。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