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璜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02),14-16
摘 要:智慧社会建设一方面要求努力探索技术潜力, 帮助人类实现自我的解放, 另一方面也要求人们发挥能动性, 去从事和创造能够体现幸福、实现人的价值、展示人的本质的事业。
关键词:智慧社会; 以人民为中心; 信息社会; 智能社会;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并与商业资本、产业资本深度融合, 全球社会在经济、政治、民生、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 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制定国家战略, 抢占智能技术制高点。一场新的智能革命已经初现端倪。这场革命不仅会带来各国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 也可能为缓解全球经济不稳定状态和国际贸易与政治冲突创造积极条件。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然进入新常态, 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不仅要求物质文明继续提升, 也要求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在上述背景下, 我国提出发展“智慧社会”, 并将其列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党和政府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对全球智能革命所作出的积极回应。
当前, 人们对智慧社会的认识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智慧社会, 对应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概念, 将其视为自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以来的一种最新社会形态, 其目标是在经济增长、民生保障、文化建设、环保生态和政府治理等各领域实现全面的智慧化。狭义的智慧社会则对应到社会建设层面, 是新时代社会建设实现智慧化的目标, 是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的智慧化。进一步地看, 广义的智慧社会是从宏观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所作出的宏大定位, 是当代科学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和目标。狭义的智慧社会则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贯彻落实, 是党和政府应用科技手段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选择, 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广义的概念为狭义的智慧社会建设提供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 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把民生领域的智慧化作为广义智慧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
智慧社会与信息社会、智能社会既有联系又存在区别。首先, 信息化是实现智慧社会的前提条件, 信息社会可以看作是智慧社会的初级阶段, 其基本任务是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表现为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信息资源化、数字化、规模化。尽管各地方、各领域信息化发展水平还不平衡,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其次, 智能社会是信息社会在技术层面发展的新阶段, 可以看作是智慧社会的组成部分, 其基本任务是基于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基础, 完成智能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普及应用, 实现对人类智力与体力的辅助和替代, 从而再次提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再次, 智慧社会同样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之上, 不仅依托于智能化的技术进步, 更重要的特征是能够“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智慧因人而生, 一个智慧的社会是由具有智慧的人而非智能的机器组成的。信息化、智能化可以为智慧社会提供更先进的“机器和零件”, 但是工具理性终究不能代替价值理性, 技术应用的最终目标是为人的智力与体力获得充分统一发展服务的。
因此, 如果仅将智慧社会等同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及其在社会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那么只是反映了智慧社会的技术向度, 或者说只是智能社会的实现。智慧社会还必须具有人的向度, 并且是主要向度。如果说在智能社会条件下, 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在生产中应用先进技术来代替人的作用, 从中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 那么在智慧社会条件下, 我们还应将人的发展命题放置进来—这不是说要阻碍智能技术的发展, 而是应实现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关系结构优化, 实现天、地、人、机器的和谐共融。为此, 智慧社会建设一方面要求努力探索技术潜力, 帮助人类实现自我的解放, 另一方面也要求促进人们发挥能动性, 去从事和创造能够体现幸福, 实现人的价值、展示人的本质的事业。
智慧社会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性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建设中必须抓住“变”与“不变”的统一。一方面, 我们不能仅将智慧社会看作一个固定的状态或结果, 而应视为一个不断演进的动态进程, 其中不断创新、进步的技术系统可以为人与社会的发展带来无限想象力, 这是“变”;另一方面, 智慧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 尊重群众的智慧与创造, 这是“不变”。抓住这两者的统一, 可以深刻把握未来智慧社会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必然路径。当前, 我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均呈现快速发展, 一些技术应用领域已经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 也涌现出不少全球顶尖的大型互联网企业, “一部手机走遍全国”的生活方式已经悄然来临。尽管这些变化已经卓有成效, 但并不代表我们已经实现了智慧社会。智慧社会建设我们永远“在路上”, 保持这种可持续性的追求, 就要求智慧社会建设在技术不断演进的同时, 必须把实现社会福祉的提升和经济高质量的发展作为根本任务。
智慧社会建设需要强大的民生保障能力。民生改善是40年改革与发展的最大成果。“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 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出发, 民生保障本来就是智慧社会建设的核心使命, 因为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当前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面临的挑战依然艰巨, 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 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难题。为此, 应当充分依托各种信息化、智能化手段, 为群众提供多样化、普惠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消弭数字鸿沟, 赋予基本数据权利, 使城乡居民能够共享数字化、智能化成果, 这是智慧社会题中必有之义。
智慧社会建设需要强大的社会治理能力。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在互联网等技术催化下, 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利益结构复杂化, 社会流动快速化, 人民群众要求更加友好的环境资源, 希望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 网络空间的兴起在创造更多通信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许多新的社会难题和风险。这些都对新时代社会治理提出新问题、新挑战。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作出积极的回应恰恰是一个社会的大智慧所在。为此, 一方面要加大对技术在社会治理中应用的投入力度, 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和智能化;另一方面也要开创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鼓励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企业、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 依托先进技术平台实现多边互动, 充分挖掘、汲取社会的智慧和创造力。
智慧社会建设需要强大的基础研究能力。基础研究产生创新突破, 是对人类智慧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是保证重大应用具有关键知识产权的核心, 是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也是智慧社会能够长期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所在。有专家指出, 我国多数产业大而不强, 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基础研究积累不够、原始创新和科技源头供给不足。为此, 必须进一步加强战略引导和布局, 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 改变唯论文导向、唯应用导向或唯成功导向的基础科研激励机制, 真正激发基础科研工作者的智慧和潜力, 为智慧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原动力。
智慧社会建设需要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虽然我国科技水平不断增强, 经济水平已经达到全球第二, 但是我们的制造能力和美欧国家之间仍有很大差距。在《2017年全球制造500强》榜单中, 美国企业占据500强中的133席, 以全球最顶尖的实验室、绝对的技术优势雄居全球之首。纵使不论大型制造企业, 国外创客们发明的各种“黑科技”也时常让人惊叹不已。我国是论文大国、电商大国, 甚至是APP大国, 国际市场上售卖的工业产品也大多是中国制造, 但无论是企业生产还是科学实验, 在核心技术和工艺上还较大依赖于美欧日等国生产的设备、零件、系统和专利, 代工和仿制还比较普遍。工业制造能力的差距表面上是技术问题, 实质上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化与智慧水平。为此, 应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传承和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制造文化, 提倡职业素养、工匠精神, 不断提升我国工业“软实力”, 传播真正的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