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3日 中国社会科学报 毕文锐 马俊峰
【核心提示】马克思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体,不是说只有某个社会、某个社会整体才是有机体,实际上不仅所有社会都具有有机体的特点,而且构成社会的家庭、企业、阶级、民族等等都是如此,经济、政治、文化现象也是如此。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来,习近平主席又在多个外交场合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不仅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而且体现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人类发展问题和前途的新思考,体现了中国针对当代复杂国际矛盾,积极呼吁和参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博大胸襟和长远眼光。从哲学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有着内在联系,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根据。所以,把握社会有机体理论并从这个角度切入,我们才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形成深刻理解,才能真正在国际国内实践中自觉贯彻合作式发展包容式发展的新发展观,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和发展结果,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人类发展的积极意义。
马克思社会有机理论方法论特质
我们知道,马克思观察研究社会历史现象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从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观点看待一切,总是注重各种现象的历史性,追溯其历史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二是从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观点看待一切,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的不同部分不同方面不同环节来展开分析。
作为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的对象性根据或合理性依据,就是马克思的那句名言:“现在的社会不是一个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这种社会有机体,正如生物有机体一样:第一,它自身有一个发育过程,有一个从萌芽、成长到成熟和灭亡的过程,而在不同的发育或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主要矛盾和重要特征;第二,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压力,在处理和解决自身内部矛盾的过程中,它会对自己的活动方式和内在机制进行一定的改变,会“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第三,构成社会有机体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生产既各成系统,又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形成了非常复杂的社会整体。正是社会有机体特别是“现在的社会”即现代社会的这种高度复杂性、各个方面高度依赖性和快速变化发展的特点,使得传统的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机械论思维方式在观察社会问题时基本失效,必须代之以辩证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中的“社会”,既是以“现在的社会”即现代社会,特别是以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英国社会为典型或“原型”的,又具有抽象性的某种理论模型的性质。正是后一方面,构成了社会有机体方法普遍适用性的基础。换句话说,马克思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体,不是说只有某个社会、某个社会整体才是有机体,实际上不仅所有社会都具有有机体的特点,而且构成社会的家庭、企业、阶级、民族等都是如此,经济、政治、文化现象也是如此,由无数民族国家构成的整个人类社会也都具有有机体的特征。所以,观察分析社会历史现象,必须使用符合其本质和特征的思维方法,这就是作为辩证思维方法表现之一的社会有机方法。
社会有机特质随人类历史发展日渐明显
当然,所有社会都具有有机体的特征,也并不意味它们之间没有差别,相反,这个差别还是很大的。马克思反对当时许多思想家抽象地看待社会,即将它们都当作是同质性存在的做法,创立了社会形态的概念。每一社会形态就是一种有机体类型,它们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而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社会有机性特征的表现是很不同的。从人类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历史来看,一般而言,存在有机性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重要的过程。
人类社会早期,不仅一个社会(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生产门类之间联系的有机性不明显,不同社会(国家)之间联系的有机性也很微弱,受地理条件限制,相隔较远的互不相知、各自孤立而缓慢地发展着,而地理相邻的国家,受资源短缺的强制约,争夺生存资源的竞争使得战争、抢掠成为彼此交往的主要形式。人类发展到近代,随着新航路的发现和国际市场的形成,进入了“世界历史时代”,一方面是各个国家连成了一体,形成了有级差性的世界市场和贸易体系,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普遍传播和快速发展;而另一方面,先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市场,纷纷加入抢占殖民地的运动,消灭土著居民,贩卖奴隶,掠夺式开发,并引发了两次世界性大战。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随着新的科技革命、现代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活动更为便捷、更为频繁,引发了所谓的“全球化浪潮”。人类活动的时空都压缩了,人类似乎都居住在一个“地球村”里,不同国家的关系变成了左邻右舍的邻里关系。
从经济活动分工和合作的角度看,一方面不同国家都被纳入到世界性的产业链中,各自的比较优势都得到较好的彰显和发挥,当然也因所处位置不同获取利益多寡有很大区别;另一方面,生产、消费的全世界相互渗透,物资、信息的全球性快速流动,金融方面的相互融通相互持股,跨国公司的超国界全球性运作,如此等等,都使得彼此之间的依赖性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合作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广泛,合作中产生的共同利益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巨大。在当今时代,任何国家孤立于国际交往体系,脱离了国际大家庭,就相当于自取灭亡。而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球性问题,比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气候问题、人口问题、文化冲突问题、国际犯罪问题等等,也都变成了各个国家必须共同面对的十分严峻的问题,这些问题向人们警示,由各个国家构成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命运攸关的共同体。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短缺或匮乏是各个国家生存的“常态”,争夺生存资源也就成为各个国家的主要任务,在国际关系上的零和博弈,类似于自然界不同种群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即使在最好情况下,也是彼此相互视为“外部性”条件,正是这种现实形成了人们思维和观念中的“定势”,即各自以自己国家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自己国家的“面子”为最大“面子”。如果说这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过去时代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在当今时代,它的局限性和危害性就暴露无遗。现实是,在一个地球上,在各自国家利益之上,还有人类共同体的利益,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而损害其他国家和整个人类的利益,既是一种“自私自利”,很有可能还会导致“损人不利己”的人类灾难。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全球治理体系的新思维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为我们理解和处理当今时代面临的各种问题,努力构建新型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更趋合理的价值理念。人类的各个部分(国家、地区)、人类的各种活动、活动的各个环节、后果的各个方面,都越来越表现出一种有机联系,显示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然而,由于我们缺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各种以制造威胁和恐怖的军备竞赛、各种损人又害己的政治经济决策,各种以邻为壑式的短见行为,各种在承担责任时表现的搪塞推诿,等等,使得全世界不仅很不安宁,而且危险日益严重,全面竞争与全面对抗的危险局势有一触即发的可能。毁灭人类的只有人类自身,我们的命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所以,唯有大力倡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大力倡扬合作共赢、包容发展的新理念,使各个国家都意识到大家的前途和命运是休戚与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这样才能促进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合理看待并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别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共享发展机遇,共担风险成本。只要各国都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以对话代替对抗,就能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不断发展,不断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有序存在、相互协调的人类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