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价值观的历史传统
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评价的机制是建立在主体对事物和行为“有用性”的认识基础上的,既体现为客体满足主体某种需要,也可以通过满足“正当性”等人内在精神需求来实现。当人们用价值观衡量世界的时候,世界上万事万物就会根据“有用性”而加以排列,从而出现了“三六九等”。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血缘关系为纽带,共同生活的基本社会组织,作为一种客体的社会存在,有满足社会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因此家庭价值观教育首先是人们对家庭这个社会存在价值评判;其次,作为认识和实践主体(包括每个个体和家庭共同体),需要一系列正确价值观来引导家庭成员正确行事的需要,需要调整家庭及其成员行为方式、角色关系、权利义务。家庭价值观教育既是关于家庭的价值观教育,又是家庭成员作为价值认识对象而应该履行的行为方式的看法和评价。
在人的思想意识中,价值观处于核心地位。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受这个人的认识能力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制于整个外部社会价值观。一个人价值观首先受到家庭影响,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价值观教育,形成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家庭价值观是家庭赖以存在的规范,属于家庭的上层建筑,与家庭存在相始终。
1.家训:中国古代家庭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载体
传统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最早可追溯到周公告诫子侄周成王的诰辞,自此绵延数千年,精深宏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彰显。我国古代非常重视家庭建设,因为在家国同构的框架下,家庭建设是被放在国家治理高度加以认识的,齐家是通向治国的中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体现了这个治理原则。古人治家喜欢制订家规,而家规往往体现在家训之中,家训体现着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父祖对子孙的教诲训示,但也有一些是夫妻间的嘱告、兄弟姊妹间的劝谕、诫勉。常见家训有《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
古人治家,体现儒家的道德精神,以修身为根本,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内容十分庞杂,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但究其根本,离不开传统儒家所倡导仁义礼智信等基本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包括:修身立业、孝敬父母、祭祀祖先、和睦宗室、亲近乡邻、合乎礼教、报效国家等。陈延斌教授将其归结为齐家治家、教诫子弟、处世指导三个方面展【1】。齐家治家,就是要与儒家倡导的“齐家”思想相适应,传统家训都把家庭和睦,“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元气团结”作为“家道隆昌”必不可少的条件,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对于“齐家”、“兴家”的极端重要性尤其强调父子、兄弟、夫妇三对关系。在父子关系上,强调父慈子孝;在夫妻关系上,强调夫义妇顺;在兄弟关系上,强调兄友弟恭。教诫子弟主要包括:第一,蒙以养正、宽严结合第二,立志成才、励志勉学。第三,应世经务、耕读并重。第四,奉公清廉、嫉恶如仇。第五,报国恤民、关心百姓。第六,杜绝恶习、改过迁善。处世之道意味着一个家庭、家族要自立于社会并获得发展,不仅要处理好家庭内部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与外人的关系,因而传统家训在教诫家人子弟时,大都结合自己的经历及处理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经验,传授处世哲学、处世之道。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一要和待乡曲、宽厚忍让。二要审择交游,近善远佞。三是救难怜贫,讲究人道。四是明哲保身,谨言慎行。
2.古代价值观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古人崇尚耕读传家,诗书济世。家训便体现了这种追求。根据传统家训中体现的价值观的顺序,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传统家训所倡导的价值观序列:首重孝悌。孝即对父母的敬重,悌是对兄长的友爱,在古代的德性伦理中,“孝”无疑是子女应具备的最根本的德性,也是做人的前提,所谓的“百善孝为先”。如果人做不到孝,也就谈不上有任何德性。次为立志向学。立志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立身于世的精神支柱,没有志向,人就很难成材。不成材,成人也将落空。古人把立志作为德育的首要目标,勉励子孙努力向学也是传统家训教化意蕴的重要内容。三是勤勉成材。志向树立以后,勤奋是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也成为最基本的价值观。四是俭以养德。古代小农社会资源紧缺,节俭既是生存的必须,也是公认的美德。不仅如此,儒家更是把节俭视为修身育德的主要途径。五是正德厚生。受民胞物与思想影响,古人育儿非常重视推行“泛爱众而亲仁”的思想,教育晚辈要仁爱万物,厚德载物【2】。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传统家训并非都是精华,也不可能都是精华。比如灌输愚忠愚孝、男尊女卑等封建思想;灌输学优而仕、光祖耀宗的名位思想;灌输免祸、保身的处世哲学;实行棍棒主义,与灌输宗法专制思想相适应,等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历代家训自始至终都是以封建伦理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价值取向的,这种价值取向又表现在: 第一,重义轻利的非功利主义价值观;第二,重家长权威和社会价值而轻个人价值的价值取向; 第三,重教育的政治作用而轻经济作用的教育价值观【3】。但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应该“抽象地继承”。统而言之,中国传统家训与传统教育思想是高度一致,核心是做人,集中表现为孔子知、仁、勇为核心的礼、孝、悌、忠、恕、恭、宽、敏、信、惠、温、良、恭、俭、让(克己)以及中庸等德目之中;也表现为孟子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五伦十教”(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之中【4】。这些德目是古代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是家庭所崇尚的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不仅使得中华文明一脉相承而生生不息,也应该成为药治今天诸多家庭社会问题的方法源泉,我们应该大胆继承,以使其继续给人以真的启迪、善的讽劝和美的熏陶。
链接1:《家训二十四条》
一、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四语,当终身服膺。
二、举止要安和,毋急遽怠缓;言语要诚实,毋欺妄躁率。
三、见人之善扬之,见人之恶掩之。彼之于我,亦如是矣。
四、内外亲族,无论尊长同列,皆当以礼接之。毋得简傲笑谑,不恭不敬。
六、治家之余,日取经史传记三五百言读之,以养德性,以长识见。毋博弈嬉戏,虚费时日。
七、作家,但得衣食、祭祀、宾客之费无缺,足矣。毋过求赢余,为世所讥。
八、凡邻里亲故,平昔善良,倘有婚姻丧疾应助者,即量力助之。毋慕豪侠之名,轻意肆志,贻忧父母。其无赖之人,当敬而远之,一与交游,为患不小。
九、人之生死,秉于有生之初。世俗愚昧,多倾家荡产听于巫祝,深可悯笑。神聪明正直,岂邀人祭祀,以为祸福?戒之戒之!
十、田亩差役,承事官府,必诚必信。如有所费量,于人户均取。毋损人利己,暴敛多科。本户钱粮,尤当蚤为完纳。
十一、世之生事诈人者,亦必伺人有过,然后起衅。我若无缺,彼虽凶恶,岂敢凌我谨守礼法之人。
十二、不可习学吏事,为人写状害人,以干阴谴。
十三、饮酒随量,不可过度,以灭德丧仪。
十四、待奴仆小过,宜以理谴责,毋轻出恶言,非理挞辱。若有故犯,则重惩不恕。
十五、讨租讨债,宜善言催取。彼贫民岂无羞恶?遽出恶言,在我亦有所不忍。
十六、蚤起夜眠,闻犬吠声即起。有盗徐逐之,勿急追。
十七、日逐衣食及冠婚丧祭、亲故往来,量入为出,务从节俭。毋暗举债息,外示有余。
十八、书画要时时收拾,毋轻假人,俾狼藉毁失。
十九、买田,须择有水有佃户处,否则抛荒赔税,贻患子孙。至于卖田之人,定因缺乏,田价宜公平,勿用轻等色银,使其亏损。
二十、营造房屋,先须打点物料完备,又量我衣食有余,方可鸠工。如轻信他人言,遽兴土木,室成而用竭,悔不可追。大厦尤不可妄建。
二十一、四门面湖背海,田亩无多,岁尝缺三月之食。今于秋成时,不拘谷麦,尽力收贮。俟布种时,族党有不足者,平粜与之,免其高价远买。而吾仍不失本资,又可为来年储备之计。
二十二、种田养蚕,及一切裨益家务者,皆宜留心整理。勤则有余,怠则不足,不能备述,当随时处置。
二十三、凡造一应器皿,务从朴素。毋雕刻花卉,擅用朱砂,违法费财。
二十四、陶朱公云:若要富,养十牝。勤种不如杂养,此之。
(摘自《百度文库》)
二、近代家庭价值观教育的嬗变
近代以降,我国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传统文化经历前所未有之挑战,甚至遭致了前所未有之自我否定,如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以“打倒孔家店”为代表的全盘西化论,“文化大革命”中各种以除旧立新为口号的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这种全盘否定的背后无疑是两种力量,一是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一是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然而,“道并行而不悖”,中华民族文化是一种包容性极强的文明,具有海纳百川的情怀、吐故纳新的精神和中庸和谐的思想方法,在时代的大发展、大变迁中实现综合创新,最终形成了目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新时代价值观。中国家庭价值观教育在经历转折之后步入健康发展时期。
中国近代家庭教育的嬗变,是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转型分不开的,其直接影响因素是社会对新式人才需求和新式学堂的诞生。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中国人开始思考如何拯救中国问题,整个社会风气由原来的空疏无用开始向经世致用方向转化;教育方面,随着西学东渐的一步步加快,洋务学堂的兴办,推动了教育自身变革,导致了人才观、知识观变化。这些外部变化直接影响到家庭价值观教育,并首先在以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家庭表现出来,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注意培养子弟们的实事求是的学风,求真知,讲实学。注重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作到融会贯通,学有所用。比如林则徐警示儿孙读书对社会要有用,否则的话即便学有所成,也是“全无阅历深而才学薄,虽折桂探杏而实学实浅”。曾国藩在家书中则指出,“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李鸿章还在家庭教育中一改传统教育重义轻利、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让子女们树立工商立国、自强求富的意识。左宗棠在家庭教育中也提倡重实学、轻科名。洋务派在兴办洋务的同时,也将西学引入到家庭之中,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在鼓励儿孙学习国学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孩子选择西学专业,出国学习西学。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在家庭教育方面超越了前人,将民权、平等观念融入家庭教育之中,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倡导男女平等,鼓励孩子全面成才,推动了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5】。
五四新文化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这两面大旗,领导了这场反帝反封建运动,对几千年来中国的专制主义和封建礼教展开了猛烈攻击。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将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融入到家庭教育之中,成为家庭价值观教育的指针。此时他们所关注的不仅是教育内容,更加注重的是人格培养,希望将独立人格作为子女教育的首要目标。陈独秀认为传统父为子纲的观念使子女成为父母的附属品从而“无独立之人格”“以纲常之教为人子为人妻者,即使个人独立之人格,复无个人独立之财产,父兄蓄其子弟,子弟养其父兄,此非个人独立之道也”。胡适自己教育孩子既不溺爱也不放任,在履行抚养义务的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他十分钟爱的儿子祖望,年仅十岁便离开北京去苏州寄读。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批判了封建家庭教育中的“恩威”思想,主张父母应该少一点长者的本位思想与利己主义,多一点义务思想和责任心。他提出家庭教育中首先要理解孩子,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世界与成人不同,如不先行理解孩子,一味蛮做,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鲁迅主张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儿童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的性格。这些家庭价教育方面的宝贵探索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建国以来家庭价值观教育发展
1.高度重视家庭价值观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常重视家庭自身建设,重视家庭在价值观教育中的功能。当然,家庭价值观建设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而是与家庭功能建设和妇女儿童成长联系在一起的。
就妇女工作而言,毛泽东同志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妇女要开会,要讲话,要办事,要自由平等”的思想,号召“全国妇女就要加紧团结起来”;1968年又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和“两性平权”思想。这其实背后在倡导“夫妻平等”、解放女性的家庭价值观。1998年,江泽民在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成员和妇女八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指出,“要坚持以勤劳节俭为本,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坚持以尊老抚幼为荣,努力树立和保持良好的家风”;同时,胡锦涛号召广大妇女,要“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学习,提高本领。这些都为新时期妇女事业发展和家庭价值观建设指明了方向。
家庭价值观建设更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息息相关,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关心儿童成长与发展,并寄予殷切期望。1942年毛泽东号召“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1951年为马毛姐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更是成为指导青少年成长的基本价值追求。1980年5月,邓小平为《中国少年报》《辅导员》题词:“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江泽民同志深情寄语广大少年儿童“星星火炬,代代相传。”胡锦涛同志要求少先队组织和少先队工作者团结引导全国少先队员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更是做了许多工作,颁布了许多文件,这些为家庭价值观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诸如: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2001年9月,党和国家从最基本的公民道德建设入手,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链接2:公民道德与家庭责任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好的家风。
(摘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形成合力共抓的局面
家庭价值观建设有两个重点,也形成了两个主体。一个重点是妇女,其主抓部门是各级妇联组织;另一个重点是儿童青少年,其主抓部门是教育部门和各级共青团组织。妇联促进家庭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妇女工作和家庭建设。这里以“五好文明家庭”为例说明之。
“五好文明家庭”活动是在全国所有家庭中开展的家庭文明创建活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全国妇联上下联动的一项家庭建设工作。1982年,全国妇联倡导并发起了“争创五好家庭”活动。从1985年开始,全国各城市也将“五好家庭”活动纳入各自精神文明建设的总规划中。当时的五好家庭的标准是:政治思想好、生产工作好;家庭和睦、尊敬老人好;教育子女、计划生育好;移风易俗、勤俭持家好;邻里团结、文明礼貌好。
1996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精神,大力提倡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全国妇联于将“五好家庭”活动更名为“五好文明家庭”活动。1996年11月,联合中宣部等18个部委发出《关于深入持久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联合通知》,明确了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要求、评选表彰管理办法,针对1982年全国妇联制定的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标准,对“五好”条件也作了新的规定,即:爱国守法,热心公益好;学习进取,爱岗敬业好;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好;移风易俗,少生优育好;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
在“五好文明家庭”创建过程中,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北京市成立了创建活动协调领导小组,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以下活动:以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发挥家庭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以家庭的文明促进社会的稳定;围绕党和政府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家庭志愿者奉献他人、奉献社会。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五好文明家庭和先进家庭,倡导家庭新风。近年来,围绕家庭奉献、家庭文化、家庭环保、家庭教育以及家庭生活方式的转变不断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这对于提高家庭成员素质、提高家庭文明程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促进了文明城市、文明城镇和文明行业的创建。
教育部门主要通过两方面促进家庭价值观教育的。一是家校合作、家长教育活动;二是“小手拉大手”活动。我们知道,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包括价值观教育方面具有家庭和社会所不具备的优势。当前情势下,家校合作的应有之意有三:一是学校主导,家庭配合,共育儿童,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得到了教育;二是学校教育家长,提高家长素质,然后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和效果;三是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形成合力育人的局面。
“小手拉大手”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儿童影响家长的活动,改变学生成长的环境。“小手拉大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主要包括:第一,不改变家长的教育往往难以长久,因为家庭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长久的、直接的,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许多家长在品德与价值观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第二,孩子是改变家长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方式。家长可以通过所在工作单位、媒体和社区实现教育,但是这些教育往往没有针对性,效果不佳,而事实证明,家长往往“最听孩子的意见”,因为孩子对他/她来说是重要的,家长为了改变孩子也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威望,保持一致。第三,这种方式也是教育孩子的重要形式。因为一旦让孩子担任教育角色,教育自己的父母,孩子便形成了一种叫角色认同心理状态,就会更加认真执行教育标准,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开展,从而增强教育效果。
四、当代家庭价值观教育面临挑战
现代家庭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受到家庭自身变迁的影响,比如市场经济自然会影响到家庭的消费价值观,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少子化自然会改变亲子关系和孝慈的认识。有人将家庭变化总结为四方面:“社会竞争和分化递增,家庭关系调适难度加大;物质至上主义流行,家庭的经济压力增加;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加重了家庭的赡养负担;离婚率上升使面临福利水平下降的单亲家庭递增。”【6】社会的价值变迁首先影响到了家长,继而影响到子女,可以说家长的价值观念是这个社会价值观和社会风尚的晴雨表。但同时,家庭价值观教育还受到整个教育环境影响,我们认为功利主义的教育在改变着传统以做人立德为核心的教育。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它的发展与变化都要随着当时社会进程的变动而变动。在我国,现代化进程日益广泛而深入,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思潮的影响,利益调整带来的社会分化和社会心理变迁,使得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社会组织都处在变动之中。家庭变化无疑会反映到家庭价值观之中,既包括有关家庭的价值问题,也包括家庭成员价值观问题,还包括家庭成员各种价值观问题。下面就家庭功能、家庭结构、家庭文化等方面分述之。
1.个体价值诉求提升,家庭自身功能的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个体价值诉求得到很大释放,这对于推动人的解放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多元化的价值空间不仅破坏了中国传统的整体主义价值取向【7】,还为个体不良的价值追求提供了可能。对于家庭而言,个人价值的无限提高使得家庭根本属性和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所谓的“原子化”倾向,情感在弱化,交流意愿在降低,伦理规范在失灵【8】。更有甚者,许多人在成家与立业方面,将二者对立起来,忽视成家的重要性,甚至将成家视为立业的绊脚石。目前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剩女与剩男现象就是其表现,无论是剩女还是剩男,他们都没有将家庭作为人生重要的价值,而其中事业和选择合适的,这两个价值标准都视为建立家庭至上。
链接1:剩女与剩男
“剩女”,是那些大龄女青年得到的一个新称号,她们被称作“单身派”,也叫做三高女(高学历、高收入、年龄高)。剩女有稳定的收入,体面的工作,生活环境舒适幽雅,却在爱情上迟迟停留不下来。她们有充实的干劲以及追求高层次的生活质量,远大的理想,希望找到出类拔萃的另一半。但是出类拔萃的男人是不会在他们背后默默付出的。要做好她们背后的男人,压力太大。这样导致长时间感情生活不协调,迟迟徘徊在婚姻的殿堂外。随着年龄增长,也就在社会上剩了下来,所以成为了剩女。2009年,据相关数据显示,北京“剩女”已突破了55万,而这仅仅是保守数据。《海峡时报》一篇文章称北京剩女数量已达80万,创世界之最。
“剩男”的称呼相较于“剩女”而言,普遍指代那些年龄在30-45岁之间,仍处于单身状态的男士。目前,“剩男”群体的特色在于年龄层次跨度大,所涉及的行业以及各自所处的社会地位也非常广泛。无论是那些渴望结束单身生活的待娶男士,还是那些只希望享受单身生活的无欲男士,“剩男”群体虽然没有“剩女”群体那么引人注目,却也成为了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
家庭功能的下降,还表现在离婚问题上,过去由于将家庭视为非常神圣的存在,结婚是严肃的事情,离婚更是严肃的事情。但是,现在往往因为个性不合,见异思迁、移情别恋的现象变得非常普遍,离婚也变得随意起来。当然,离婚对于保证高质量的婚姻,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幸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高离婚率也带来极其严重的社会后果,尤其是子女问题和养老问题,给后组合家庭埋下了隐患,更带来了一种轻视家庭的社会心态,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据调查,导致离婚的首因是“出轨”,而导致出轨的原因又非常复杂。主要与这个社会价值观多元息息相关,在西方的性解放思想影响下,有些学者甚至公开肯定“一夜情”的合法性,殊不知,我们既无法界定“一夜情”是“真情”还是“假意”,而一旦这些东西成为一种价值观时,婚姻中的“忠诚”变得无法维系。
链接2:中国离婚率十强榜【9】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内地离婚率直线上升。1980年中国内地结婚716.6万对,离婚为34.1万对,离婚率为0.7%。至1995年,结婚为929.7万对,离婚则达到105.5万对,离婚率为1.8%。目前,北京——离婚率39%,上海——离婚率38%,深圳——离婚率36.25%,广州——离婚率35%,厦门——离婚率34.9%,台北——离婚率34.8%,香港特别行政区——离婚率33.8%,大连——离婚率31%,杭州——离婚率29%,哈尔滨——离婚率28%。
2.家庭变小,影响到传统家庭自身价值观改变
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家庭生态发生巨大变迁,家庭教育价值观发生巨大变化。所谓家庭“小型化”包含两层意思:(1) 家庭结构简单化,即核心家庭、夫妻家庭及单亲家庭所占比例日益增长,在联合家庭趋于消失的前提下,主干家庭(三代家庭)的比例逐渐下降。(2) 在每种家庭结构中,其家庭人口容量都向组成这种家庭结构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人口接近(比如组织一个核心家庭最少需三口人——夫妻加一个子女,这就是核心家庭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人口)【10】。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家庭结构的发展由大变小,由复杂到简单,传统的联合家庭逐渐消失,家庭的核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核心家庭(一对夫妇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逐步取代了历史上一直占主导地位的直系大家庭【11】。在中国的城市,年轻人一时不结婚(一般在28周岁以后),结了婚之后很快就与父母分开,分家另过是年轻人追求自由生活的体现,也有利于老年人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其中也体现着一种价值观念上的变迁,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孝道大打折扣。往往是父母的爱比晚辈的孝要付出的更多。
家庭小型化、核心化的发展,伦理重心从长者为重下移到儿童中心这样一个转折,使得老一代的权威亦随着他们优势的丧失而跌落。现代社会特别是进入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后工业化时代,能力取向代替了年龄和资历取向,新生代明显优于老一代;生活方式的迅速变化,又使得上一代经验在很多方面失去了对年轻人文化传授意义,文化的继承机制相应发生根本性转变,“未来不过是对过去的不断重复”阶段的后喻式承继,正被“现在是未来的指导”的同喻文化和“长辈必须向孩子学习那些他们从未经历过的经验” 的前喻文化所取代,这意味着老一辈的文化优势也正在丧失之中。家庭的未来指向取代了过去指向,这就使中国家庭的伦理重心不可避免地发生下移——子女已逐渐成为今天中国家庭事实上的重心。中国家庭已由往昔的以孝为本转为子女中心,出现“敬老不足,爱幼有余”的倾向,个别家庭甚至“爱幼不敬老”,啃老、弃老、虐老(包括精神虐待)、干涉老年人再婚的现象都时有发生,精神赡养的质量亦偏低。如果说,传统社会的代际利益冲突常表现在基于两代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的专制和子代对这种干涉控制的反抗之上,那么今天这种代际冲突主要表现于老年人权益受到的侵害,而冲突结果通常是对老年人不利的。
3.家庭少子化,改变了家庭教育生态的平衡【12】,加剧了教育价值观的异化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个结果就是城市独子化和农村少子化的增加,对于家庭价值观的形成和价值观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功利主义教育观狂增,二是非理性爱的必然,三是社会价值观的缺失。
无需过多理论,在少子化时代,子女的成功率对于家长而言无疑是重要的,尤其是独生子女意味着百分之百的成功或失败。因此,家长总是千方百计地追求孩子的成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家长最普遍的心态。尽管成功的含义可以进行多种解读,但是对于家长而言总是选择最现实、最大众化的那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编的第一本《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当代中国人生活形态变化的背后有着强大的生活动力,并呈现一个相对稳定的多元化格局。其中排在第一位的生活动力为子女发展期望,余下分别为个人利益追求、追求家庭幸福、追求人际优势、追求一生平安、尽力做好本分、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作贡献和追求生活情趣【13】。不难理解,“4-2-1”的家庭生态中,中国家庭自然由过去的老人为中心变成了现在的孩子为中心,“1”无疑处于核心地位,对于孩子的爱、关注、投入等等成为家庭运转的主轴。这种状态的爱本身就是不正常的,这种爱也难免成为非理性的。非理性的、单向度的爱、平辈之间竞争的缺乏、伙伴的缺位,如此等等因素,使得平等、协商、理性、责任、感恩、宽容等价值观很难在家庭环境中,通过传统的方式真正地建立起来。
链接3:重构独生子女教育生态位
从主体角度看,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实质就是由于“唯一性”而导致的生态位特化问题。改变这种状态的最好办法是引进竞争者,提高其生存能力。由于无法回到多子女状态,也就无法自然而然地在家庭获得竞争者,因此必须借助于其他可能的途径改善独生子女生态位。可能的途径包括:一是控制供给,或者是有条件的供给;二是引进竞争者、构建虚拟生态位;三是生态位转移,尽早地将孩子送入其他存在多重竞争的生态系统中(如幼儿园、学校等教育机构)。就控制供给而言,近些年来,许多教育实践者提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式,有助于改善独生子女的生态位。有人提出,把爱藏起来一些,就是针对上面第一种策略而言的。但事实上,许多家长的爱却藏不住,不由自主而又心甘情愿地将各种能够表达爱的东西无条件地给予孩子,这虽是极不明智的,但一时还难以改变。今天看来,引进竞争者、构建虚拟的生态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虚拟的生态位,就是与其他家庭联合起来,构建一个有效但虚拟的合作与竞争环境。孙云晓等专家倡议,独生子女家庭联合起来,变小家为大家,以“群”治独,与之类同;甚至也有人提出“易子而教”的思想,大致也符合上述观点。
(引自洪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其治理》)
4.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了大量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出现,对家庭价值观教育提出严峻挑战
源自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口流动和家庭变动,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中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流动的局面。这种进程在近十余年更加迅速,2011年中国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城市人口,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前有2.3亿农民工进城务工,他们的孩子要么留守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约为5800万),要么跟着父母居住在城市成为流动儿童(约为2000万)。城市化进程给家庭和儿童冲击很大,大量的流动人口带来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增加。对流动儿童而言,其价值观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城市适应、城市融入、城市排斥等带来的价值扭曲问题,兼以生活大多比较辛忙,流动儿童家长不仅很容易忽视儿童内心存在的问题,而且不自觉地将自己对城市乃至社会的不满、怨恨带给孩子。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父母一方或双方都不在身边,往往会使这些孩子面临监护的“盲区”、教育的“误区”和社会的“雷区”等现实【14】,使得他们的价值观教育很容易出现问题:一方面,家庭监管缺失很容易带来儿童的放任自流,极容易地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另一方面,许多父母对孩子内心存在着一定的愧疚,往往喜欢采取金钱(物质)补偿方式弥补亲情缺失,这很容易造成过度消费、好逸恶劳、盲目攀比等习气。此外,许多留守儿童寒暑假“候鸟生活”,迁徙于老家与父母打工地,两种生活方式会造成他们内心的失衡,许多孩子过早地离开了学校,成为打工的接班人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来说,家庭价值观教育不仅比一般家庭更为重要,而且更需要有针对性,比如要教育孩子学会宽容、主动适应、积极进取精神。但是现实情况又告诉我们,这些品质不仅是他们父母身上很容易缺失的东西,而且家长的不在场使得这些品质的教育变得非常困难。寻求家庭之外的社会支持就变得非常重要。
当然,现代家庭中还出现大量的诸如丁克家庭、隔代家庭、单亲与独身家庭、空巢家庭以及未婚同居等名义家庭等新的家庭形式。这些家庭虽然属于少数,但是趋势明显。当然这些现象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总体来看,特殊家庭的增长,不仅影响到家庭自身价值观,还影响到社会价值观教育,生长于其中的子女价值观形成一定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应引起社会广泛重视。
五、优化家庭结构与家庭道德建设主要措施
家庭的变迁,有其必然性、合理性和无法抗拒的因素,对于这个问题,需要适应,不能抱残守缺,一味地追求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观。但是,我们也不能无视家庭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个人的解放与家庭功能发挥对立起来。同时,我们也不能因为家庭是私人空间而忽视其自身建设。
1.高度重视家庭功能,积极应对问题家庭
实事求是地说,近代以来社会上出现过各种否定家庭的呼声和思潮,也出现许多因为重视个人权利而反对家庭的现象,但是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细胞,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必将发挥重要功能这个基本判断应该坚信。徐安琪研究员在研究中发现,在生命周期、符号互动、家庭压力、文化规范和社会资本等影响和谐家庭因素中,对美满幸福、白头偕老婚姻的高度信仰和期待、对敬老孝亲、邻里互助的认同率越高,家庭凝聚力和适应性指数就越显著。因此,家庭价值观对于和谐家庭的建构具有最为重要的作用【15】。与“家本位文化”文化相联系的是一种父母对子孙负责的、在代际关系上向下倾斜的责任伦理。这种“责任伦理”,首先表现在老年人在与子女相处时责己严、待人宽的态度。其次,在城市家庭的养老方面,这种“责任伦理”表现为大多数老年人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自己生存必需的经济来源的提供和日常生活照料这两件大事【16】。
首先,应该坚持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将家庭视为个人幸福的港湾,将家庭建设,建设家庭中的人(家人)视为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我们一度非常羡慕和崇拜西方的家庭观,津津乐道西方社会组织对家庭的替代作用,但正如科尔曼所说的,“人工创建的社会组织,它们正在行使家庭和地方社区的部分职能。——(但它们)不仅难以完全替代原始性社会资本,而且在现实的替代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17】因此,旅美学者笑思认为,家庭是幸福,人的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家庭化。家庭化的重要性和必不可少,来自于如下几个基本事实:每一个人都被创造、出生、终老、死殁于其家的脉络之中。人生可以有近乎半数的时间在家里度过。人类的生活和情感,首先地和主要地寄托在家里。家庭生活,有独特的性质、方法和实践,本身直接体现着人类物种的存在方式和目的。只有家正常了,人们才能得到维持其健康生存最基本的安全感、归宿感、归属感幸福感等价值【18】。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在所有的国家中,都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福利资源。任何在家庭以外建立起来的正规的社会保护制度都不能取代家庭的功能和责任,而只是政府在不同程度上、用不同的方式对家庭责任的分担【19】。
按照美国家庭学者的观点,许多美国家庭最难开发的品质就是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能力【20】。其根源在于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导致人们将精力放在物质利益追求之上。既然家的存在是一种先于、本于社会公共组织,那么构建家庭社会,培育家庭成员就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建设任务,这就是所谓的“家庭化”,即把家建设得像家一样,把家人培养得像家人一样,包括家庭生活习惯、角色任务和生活知识技能【21】。
其次,重视家庭功能,核心是重建亲情,重视亲情的重要性,学会表达亲情,防止滥用亲情。对于儿童来说,要重视亲情教育,学会亲亲,通过亲亲,学会爱人,实现角色转换。亲情的核心要素是基于血缘和共同生活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共情心、同理心和责任心,并由此产生安全、依恋、尊重、关注、信任、沟通、奉献、包容、温暖、担忧、悲哀、爱护、牵挂、幸福、快乐、求助等情感与行为【22】。亲情教育不仅是需要爱,更需要信任、包容和期待。
链接4:家庭养老
坚持家庭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决定单纯通过建立养老机构解决养老问题不现实,必须发挥家庭的重要作用。从政策扶持、公共投入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制定发展居家养老的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家庭养老。
(摘自:申秋红《中国养老体制及出路》)
再次,要积极应对当今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家庭问题。当今家庭问题很多,如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教育和保护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离婚率高的问题,等等。从本研究角度来看,儿童问题与价值观问题无疑是核心问题,重建家庭功能无疑是最根本的途径。以特殊家庭(单亲家庭、残缺家庭、孤儿家庭)为例,在功能缺位情况下,关键所要做的不是给予多少社会的关爱、物质的帮助,而是如何力求补偿这种功能性缺失问题。笔者认为,对于单亲家庭,如何补偿父教或母教的缺失是根本;对于留守儿童教育,在父母暂时缺位情况下,或者阶段性缺位情况下,如何通过社会支持系统,填补这种缺位。在社会志愿者系统日益发展的今天,志愿者服务可以补偿家庭某些功能,但家庭情感的缺失,亲子关系的缺位,父教或母教的丧失,是很难可以通过一般意义上的志愿者行为加以补偿。
2.超越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重建现代家庭基本价值观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的伦理原则历来是家庭本位,注重整体性、社会性;而西方传统注重个人本位,重视个性、原子化。前者强调责任,后者强调自由。传统家庭结构注重了家庭成员中的权威性,因而家庭道德不免带有些专制,缺乏人性。现代家庭结构偏向于松散,所以家庭道德又有些自由,没有章法。今天我们建构现代家庭伦理精神,必须从个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着眼,坚持自由和责任相统一的观点,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树立个人和家庭双重价值取向的伦理精神。现代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新的家庭伦理精神,这种家庭伦理精神应该超越中国传统的家庭本位价值观和西方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将自由和责任统一起来,建立一种具有个人和家庭双重价值取向的家庭伦理精神。它在要求个体履行对家庭的义务和责任,强调家庭的权利和价值的同时,也要求家庭关注其成员的个体权利和价值,保障家庭成员的人格独立和自由。只有这样建构起来的家庭伦理精神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23】。
一方面,注重家庭,重建现代家庭价值观,不是复古,不是回归到以往的宗法家长制之中。中国古代高度重视家庭,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这种制度对于维系国家统一、社会统治以及个人抱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毕竟是一种与旧制度暗合的政治安排。因此,重建家庭并不是复古,不是要回到以家为本而扼杀个人的老路上来。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城市社会在转型期所发生的社会变迁确实给城市家庭带来了若干离散的因素,使得家庭凝聚力下降成为一种可能性。因此,“对城市家庭挑战的实质,是对中国家庭以往所具有的凝聚力的挑战,也即是对中国家庭能否成其为家庭的挑战”【24】。因此,要大力倡导家庭建设,重视家庭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基础性、根本性作用。
另一方面,重建家庭文化其实是在倡导一种基于尊重个体的新型家庭价值观,是以个人幸福为导向的价值观。徐安琪等人认为,要建立以“幸福主义为导向的家庭价值观”,更加关注婚姻家庭的内在质量、个人的幸福感而并非只是其完整的外壳,应把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增进婚姻主体的福利和满足、提高他们生命质量,不应让婚姻当事人肩负起不该由个人承载的过重的社会压力。同时,建立多元开放的生活方式和关系模式,公众态度趋向宽容开放和理性,道德也不再是评判个人私生活的唯一价值标准,大力提高妇女地位,改变传统的男权主义,提倡两性平等【25】。重建新型的家庭文化,要充分认识到自由、权利与责任、义务的关系,防止“个体本位”对于“家庭本位”的无条件僭越,防止那种只考虑权利却不考虑义务,或者只强调个性需求而不考虑主动适应的基本价值追求【26】。
链接5:夫妻AA制
在夫妻“AA”中,双方各自是完全的“经济独立体”,与“共同财产制”下的“经济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人财产合而为一全然不同。而是各自财产归各自所有,各花各的钱,你给我买东西,我得给你钱。一起花钱时,按约定比例出钱,同时署双方名字,大多数情况下是各出一半。只署一方的名字,肯定是一方100%出了钱,如果一个人名字下的财产属于双方共有的,那就和“共同财产制”没有区别了。夫妻“AA”制的“代数平均” 不是数学上的绝对平均,是象征意义上的,确切的说是分开、分清,不扯皮。
(百度百科)
调查发现,对待夫妻AA制,主要有三种态度:一是支持,有人说:“(AA制)没有什么好不好的,关键是你自己的看法了,别管别人怎么看。当然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可能较少,但存在就合理,对不对? ”二是折中,有人说:“我和丈夫也实行这种制度,不过不是很严格的哦,反正花费的时候,谁口袋里有钱就谁付呗!都是夫妻了,可以实行这种制度,但是也不要太勉强啊,不然伤感情的,不是吗? ”第三种是反对,比如有人说:“夫妻实行AA制,我个人觉的,那样做就没有了人情味,那还结婚干什么?都成了你的钱你花,我的钱我花。再结婚就没什么意义了,还是放在一起夫妻两人共同支配比较好。”还有人说:“我觉的这样不好,这样还做什么夫妻呀。只有在睡觉的时候是夫妻,其他的时候就……那多不好呀。”第四种是怀疑,有人道:“只要你们愿意,大家也不会因此产生矛盾,那何乐而不为呢?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还是挺有趣的嘛,不过小孩子怎么办呢?谁请他吃饭?解决生活中的一切经济问题呢?”
3.大力开展家庭价值观教育
重建家庭自身价值,本身就是家庭开展价值观教育的一个前提。一个家长,如果没有严肃的家庭观,不注重家庭文化,缺乏必要的集体意识,是无法想象会对子女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或者只可能传递着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应对当今家庭价值观问题,还需要将家庭观、家庭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只有这样才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观教育链条。
家庭价值观教育有两个重点:其一,由于家庭教育形式有隐性的和显性的两种,因此家庭价值观教育也应该有这两种形式;其二,价值观属于人们的生活方式,隐含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着人们对价值问题的看法,因此过有价值的生活本身就是价值观教育的基础。这里重点谈谈价值生活问题。
家庭生活方式是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结成的关系模式,家庭生活主要包括生产、生活、休闲等家庭活动,在家庭生产功能退化情况下,日常生活与休闲娱乐成为家庭活动的主要形式。家庭生活中构成的关系包括四对: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辈(兄弟姐妹)关系,此外还有与之息息相关的邻里关系。如何使得这四对关系变得和谐,这就需要我们传统所倡导的家庭美德,即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夫妻关系是家庭最核心的关系,夫妻平等、恩爱、宽容、共同进步,是维护整个家庭和谐、融洽的关键,也是夫妻应该遵守的基本价值观。夫妻关系可以有多种模式,但是根本一点是相互的信任、理解、风雨同舟,夫妻关系的大忌是相互猜忌、彼此提防。夫妻关系所遵守的价值观不仅是家庭存在的核心价值观,也会自然影响到下一代对家庭的认识,对爱、责任、信任、宽容等价值观的认同,是无形中的教育。下列案例,反映了主人公刘咏自私、猜忌、狭隘等不良价值观带来的悲剧。
案例2:博士与妻子AA制生活 怀疑妻子隐瞒收入将其杀死【27】
刘咏出生于新郑市一个农家。博士毕业后,刘咏在深圳一家医药公司驻郑办事处担任推广经理,月薪近两万元。2009年5月结识了王梅,两人很快结了婚,次年6月,两人的女儿出生。但两人婚后的生活不断摩擦,其根源是两人的经济生活。原来,刘咏月收入近两万元,而王梅月薪只有3000多元,但两人却是按“AA制”来生活的,由两人平摊生活所需费用。比如由刘咏支付保姆的工资,他就要求王梅相应地承担其他开销,连几十元的菜钱也会算清楚。此外,刘咏觉得王梅在经济上一直欺骗他。虽然王梅的月薪只有3000多元,但刘咏发现她每个月的花费却远超3000元。刘咏私下调查了王梅的经济活动,发现不少其他渠道汇来的欠款(其实是王梅娘家的补贴)。为了这些,两人多次大动干戈。
刘咏气愤之下向王梅提出离婚,但王梅并不同意。最终,38岁的医学博士将其妻子杀害并碎尸。(刘咏、王梅均系化名)(文/刘启路)
赡养老人,孝敬父母,关心、爱护未成年子女是家庭的基本职责,也是社会最基本的道义,对待老人、长辈,不仅仅要能养,还要尊重、体贴,对待晚辈,不仅要“有爱”,还要“会爱”,要将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兄弟姊妹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化关系的重要渠道,长兄为父、长嫂为母,虽然说得极端,代表着过去价值观,但是这种体恤弟幼,承担责任的精神是一种无形至宝。当然反过来,弟弟妹妹应该尊重兄长(嫂子),关爱兄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独生子女时代,虽然缺乏兄弟姊妹关系,但是尚存在堂(表)兄弟姊妹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救缺失带来的不足。邻里之间是一种地缘关系,既无血缘关系,又无法定义务,但朝夕相处,必然会“日久生情”,应该互助、互敬、互爱、互学,共同推进社区文明建设,共同促进社会发展。
六、现代家庭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厘定
从目标系统来看,价值观教育对家庭而言,旨在构建和谐家庭,提高家庭幸福指数;对于个体而言,一则在于培育价值理性,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构建一种价值秩序【28】。重建家庭自身价值,本身就是家庭开展价值观教育的一个前提。一个家长,如果没有严肃而正确的家庭观,不注重家庭文化,缺乏必要的集体意识,是无法想象会对子女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或者只可能传递着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应对当今家庭价值观问题,还需要将家庭观、家庭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只有这样才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观教育链条。在解决好应该在家庭中开展价值观教育的同时,首先,要搞清楚在家庭中应该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以及如何开展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一种特殊的观念或信念,它是以事物的价值特性为主观反映的对象,人类主体通过价值观来认识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价值联系与价值作用,并掌握各种事物价值特性的运动与变化的客观规律,客观目的在于指导人类主体的实践活动,使之按照自己的客观需要而对不同的事物采取不同的选择倾向、原则立场和行为取向,以达到最大的价值效应。开展价值观教育必然需要对价值观内容进行界定。
价值观涉及到人类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多维度的心理结构,既具有永恒的主题,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在划分标准和依据方面存在一些未尽一致的理解。有人将当代价值观归结为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价值观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环境价值观教育以及审美价值观教育等方面【29】。也有人将其归结为集体价值取向、社会公德价值取向、法制价值取向、生命价值取向、荣耻心价值取向以及金钱价值取向等6个维度,其中集体价值取向、社会公德价值取向、荣耻心价值取向为道德价值观,其他为非道德价值观【30】。这些划分是根据价值观所关照的实践领域而划分的,虽然不是具体价值观内容的界定,但为具体价值观内容的界定提供了依据。
价值观是人行为的根本原则,可以引发行为动机,因此它是人的内在需要,据此1999年施瓦茨制定了价值观量表。从动机领域的角度把开放(openness to change)、保守(conservation)、自我提高(self-enhancement)和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作为价值观结构的高阶维度,下含环状结构的十个价值观动机类型,分别是:权利(地位与声望,控制他人和资源)、成就(取决于竞争和个人成功)、享乐主义(自我中心的世俗满足)、刺激(多变的生活,敢于冒险)、自我定向(自主的思想和行动)、普遍性(关注所有人的幸福)、慈善(保护并增进那些与自己没有私人接触的他人的幸福)、传统(传统、严谨的行为)、遵从(因为他人的期望而约束自己倾向或喜好)、安全(社会、人际关系以及自我的稳定、安全与和谐)。其中普遍性、慈善、传统、遵从、安全属于集体主义价值观,而权力、成就、享乐、自我定向、刺激属于个人主义价值观【31】。这种价值观的划分方法固然有自己独到之处,对于价值观的测量很有帮助,但是也存在着简约性不够、导向性不明等问题,尤其不利于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选择。
著名心理学家罗克奇(Rokeach)价值取向分为两大类【32】: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在其名著《人类价值的本质》中,提出了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各18个成分(见下表)。终极价值指的是反映人们有关最终想要达到目标的信念;工具价值则反映了人们对实现既定目标手段的看法。这种划分深化了价值观的内在结构,但依然不能成为价值观教育内容规定的直接依据。
表1:人类的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
价值观的提出、归纳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导向性,价值观的表述一般是从正向角度来划定,比如节约、勤劳,指向性明显;而且,我们提倡价值观是从教育意义而言的,而教育的土壤就是生活。1996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戴安·泰尔曼推行了生活价值教育,旨在“为了共同拥有的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让我们分享共同人生价值”的活动,主题是“重申对基本人权、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信念……”,该活动聚焦人类十二个全球价值:和平、尊重、爱心、快乐、诚实、谦虚、责任、简朴、包容、合作、自由、团结十二大价值观【33】。在澳大利亚,出台了澳大利亚学校价值教育国家框架,提出以“关爱与同情”、“自由”、“责任”、“正直”、“尽心尽力”、“尊重”、“公平”、“理解”、“宽容”与“包容”、“诚实”与“诚信”为核心的价值教育体系【34】。哈斯塔德等人认为,在英国,公民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一个主要渠道和途径,他们所倡导的公民教育主要包括希望、勇气、自尊、自重、诚实、信任、友谊、庄重等。而戴维等的一项对教师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教师们认为学校必须要教的价值观有:责任感、尊敬、诚实、正义和公平、关爱和信赖、文化多样性价值、公民美德和公民意识、宗教多元性价值观、对人本性价值观的宽容,同性恋除外、对同性恋的宽容、正当的生活立场、正当的选择立场【35】。虽然说这些价值观主要是面向公共教育部门而提出的,但就方法而言,都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这些内容页同样适合家庭价值观教育。
以上列举旨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开展品德教育已经成为超越价值澄清成为道德教育的主流,这些德目的划分有助于认清价值观内涵,有助于选择适合的价值观开展教育。与这种思想相契合的是,我国著名教育学者石中英教授提出了十大价值准则,并在中小学大力开展价值教育,这十大价值是:和平、乐观、感恩、诚信、关爱、尊重、勤俭、宽容、理想、责任。这些理论上的成果为家庭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可贵的参考。
七、中小学阶段家庭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指导我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也是开展家庭价值观教育指导思想。
但是,家庭价值观教育不能等同于社会价值观教育,一方面,家庭作为最小的社会组织,必然受到包括其外层系统价值观影响,也需要担负起社会核心价值教育的使命;另一方面,家庭又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存在,自然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的外在价值体系进行甄别、遴选、整合。因此,家庭价值观教育不可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也不可能与学校价值观教育内容完全一致。
同时,价值要目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关系,有的是内容,有的是其表现;有的强调这方面,有的强调那方面;有的适合这种对象,有的适合那种对象。儒家强调做人,把“五常”(仁义礼智信)作为核心价值,然后逐步延伸成为若干道德原则。根据价值观的基本特征,结合目前开展的品德教育,笔者对两所小学和一所中学进行实地调研,要求广大教师和学生归纳出当今学生应该坚守的或者需要大力提倡的价值观念。结合价值教育研究最新结果,最后将爱心、感恩、尊重、责任、诚信、勇气、勤奋等七大品质作为家庭开展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或者称之为核心德性目标。
七大价值品质教育内容的提出,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要求,又契合了家庭自身的特征;既是保留了现代有人提出的“新五常”(爱、诚信、责任、正义、宽容)简洁性,也突出了家庭教育的特征。是将社会主流价值,教育内在价值家庭化的结果。
1.爱心
释义:爱即仁,有爱心的人就是仁者。爱心的内涵无比丰富,有朴素的爱、高尚的爱,小爱、大爱,自爱、爱人之分,爱的培养遵循从小入手、以小见大、逐步推延原则。从爱自己、爱亲人入手,到爱同学、爱老师、爱身边的人,最后直到爱同胞、爱人类、爱自然、爱天下。儿童需要爱与关怀,也需要爱别人与关怀别人。在爱的氛围下,孩子才能获得真、善、美的滋养,长大才能建设充满爱的社会。爱是其他品质的基石,有爱才会有尊重,才会懂得感恩,也才感知到自己的责任和履行责任;有爱才会真诚待人、待己,才不会自欺欺人;有爱才会知晓学习的重要性,才不会因为困难而失去勇气。
行为要求:
——能够善待自己,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的缺点与错误,认同自己。
——能够善待家人,能够体察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能够说出父母对自己的爱。
——能够善待同学,善于原谅他人,能够说出关系不好同学的几个优点,能够善意地帮助同学。
——能够意识到生活中的弱者,力争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能够善待动物、植物,不遗弃小动物,不践踏花草。
——能够善待环境,节约资源。
2.感恩
释义:感恩是一种对他人的恩惠心存感激的表达,是所有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儿童理解爱、表达爱的一个重要途径首先就是要学会感恩,通过学会体验别人对他们的爱,学会如何报答这种爱的能力,品味爱他人带来的愉悦丰富的高尚道德情感。当然小学生感恩的对象主要是父母、亲人和教师,然后再逐步推延到社会。鉴于德性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感恩的重点在于大力提倡孝亲和尊师。
行为要求:
——能够知道对家庭中言谈、进退中的基本礼节。
——日常生活中力求做到言之有“礼”,行之有“节”。
——能够说出父母、家人为自己成长的付出劳动。
——心中知道父母、家人对自己期待,尽力满足他们的愿望。
——能够在母亲节、父亲节、父母生日、春节等日子为自己设计一个活动,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
——能够体会到教师的教育之恩,说出老师的哪些话感动了自己,知道自己应报答老师的方式。
——能够知道教师节或其他适当的日子,设计一个能够表达自己感恩心愿的活动。
说出十个关于爱心的故事或格言。
3.尊重
释义:尊重就是敬重、重视他人思想观点,认同、采取、遵从他人正确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在与他人交往中注意保持庄重的态度,融洽的气氛等。尊重的对象不仅是尊者和长者,还要包括那些弱者贫者;不仅是与自己的观点相同的人,还要尊重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要从身边人做起,尤其是尊重自己的亲人、师长、同学。在交往中学会欣赏,在欣赏中学会尊重。尊重他人是获得他人尊重、建立自尊的开始。
行为要求:
——能够发自内心的礼貌对待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知道并熟练地使用温馨、规范的家庭礼仪,不耍脾气。
——在家庭,能够孝敬自己的家人,耐心地听取家人的意见,正确对待家人的不同意见,学会沟通,认真采纳他们的正确意见。
——在学校,能够尊重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见面主动问好,得到帮助要感谢,遇到不能理解的事情要及时沟通,多听取老师的意见。
——能够尊重同学人格,倾听同学意见,不讥讽、嘲笑、谩骂同学,不给同学取外号。
——善待弱势同学,在交友和集体活动中,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能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们。
——学会欣赏每个同学,善于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不因成绩、外貌、性格,歧视同学,鼓励同学。
——说出十个关于尊重的故事或格言。
4.责任
释义:责任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做好份内应该做好的事,如履行角色规定的事情或义务,尽心尽力地完成允诺的任务等;二是指如果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有责任感的人不仅知晓自己应为之事,还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所说的话负责;也就是将主动担负责任和敢于承担责任的高度统一起来。虽然在事实上和法律上儿童还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责任,但是培养责任心、但当意识、进取精神是无疑是德育的重要目标,因为儿童毕竟要成为一个负责人、能担当、求上进的一个公民。
行为要求:
——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要能够主动分担家庭中应尽的力所能及的事。
——知道自己是班级的一员,能够主动分担班级和学校中应尽的事。
——知道自己是社会的一员,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热爱劳动,学习必要的劳动技能,尽可能将事情做好。
——对自己所担负事物认真负责,不逃避责任,不推诿责任。
——能够将学习与自己的责任联系起来,能够知道学习的多种意义,明确学习责任。
——能够说出至少十个关于责任的故事或格言。
5.诚信
释义:诚信是人类基本美德,是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石,体现在学习、工作、交往的方方面面。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诚信就是要求在学习中要老老实实,一是一,二是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徒慕虚荣;在交往中要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自欺欺人;对待过错不要文过饰非、敷衍了事。做事有目的、有计划,并力争保质保量地完成。善于合理地保护自己和别人的正当利益,对别有用心的人要区别对待,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
行为要求:
——能够真诚地对待学习,认真负责,全心投入,实事求是。
——能够坦然地接受学习结果,对待学习不良效果要能够认真分析,寻找原因,不瞒报成绩。
——不徒慕虚荣,不盲目攀比,勤俭节约,朴素大方。
——在与人交往中要诚实守信,表里如一,不说大话、空话、假话,不欺骗别人。
——做事要量力而行,承诺的事情要力争完成,不能完成的事情不轻易承诺,对尽力但没有完成的事情要做出解释,如果影响到别人要表示道歉,力争补救。
——制订适合自己起点的学习目标,科学的学习计划,尽力保质保量地完成。
——对别有用心的人要善于区别对待,不能轻易告诉重要事实,不能轻易承诺。善于保守秘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
——能够说出至少十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和至少20个关于诚信的成语(格言)。
6.勇气
释义:勇气与懦弱相对,是确立目标后面对困难与不利境地而表现出毫不畏惧的气魄,也是针对错误敢于直面的坦诚;敢于行动、不畏困难是勇气,善于反思、承认不足也是勇气。智仁勇被古人称之为“三达德”,即三项普遍适用而相互通达的德性。智是智力基础,是知识与经验运用于问题的表现;仁是德性基础,是保证实践活动按照合乎人类共同利益的目标前进;勇是动力基础,是确保正当性目标得以实现支持性条件。人的一生要遇到无数困难,都需要信心,勇敢面对;丧失信心,失去勇气,就会失去一切。
行为要求:
——敢于一个人在有限时间内独立在家,能独立承担一项有挑战任务。
——能够在家长或老师面前说出自己在学习上的错误和困难,在日记中经常反思自己。
——能够在老师、同学或家长面前说出自己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步骤和办法。
——在受到委屈时,能够敢于面对,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胜不骄、败不馁。
——在朋友、同学遇到困难时能够一同分担,在自己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寻求帮助。
——能够讲述十个关于有勇有谋的故事或成语(格言)。
——定期为自己设计一件有挑战性的事情。
——学会排解不良情绪的几种简单方法。
7.勤奋
释义:勤奋是针对懒惰而言的,它是成功的基础,智慧的源泉。勤奋好学、勤学苦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学习美德。勤奋意指学习与做事认认真真,愿意付出时间和汗水,尽心尽力地干好要做的事情,不怕吃苦,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勤奋需要时间检验,需要依靠坚持不懈的努力。勤奋需要远大的理想做后盾,最终依靠坚忍不拔之志。天才来自于非凡的傻劲,聪明需要不断耕耘,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智慧。
行为要求:
——目标要明确,当自己决意要完成一件事情时,要尽心尽力,善始善终,力求完美。
——利用好有效学习时间,要事第一,订好计划,提高学习效率,做事不拖拉。
——处理好学习与休息、娱乐的关系,学会闲暇,快乐成长。
——要善于将学习与自己远大目标联系起来,提高学习动力。
——要将学习与兴趣联系起来,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积极发现和培养学习中的兴趣点。
——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时,要善于寻求他人帮助,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善于在学习中鼓励自己,学会在挫折总结经验,学会学习。
——做事有耐心、有恒心,集中精力,不为各种诱惑干扰。
——能够说出十个关于勤奋的故事,十个以上关于勤奋的成语(格言)。
八、中小学阶段家庭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家庭价值观是价值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的统一体,其核心是知与行的问题,知是真知,行要笃行。知行不一,甚至知行相悖是价值教育的大敌。家庭价值观教育关键是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立足家庭,面向社会,优化方法;以做人为核心,以家庭共同成长为主线,逐步形成良好的家风。
1.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开展家庭价值观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加强个人品德修养,这个是前提。要充分认识到正确价值观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断将人类正确价值观内化为个人自觉。有些人不配做家长,就是自身在价值观方面出了问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我们理想的角度还是荀子所说的“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切忌“口言善,身行恶”,这是价值观教育的大敌。二是加强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学习,这是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保障。首先要了解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大致规律。有人将20世纪国外关于价值观方法的发展比喻为一个不停晃动的钟摆: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明确的人格品质教育占优势,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价值观教育逐步过渡到公民教育,即更强调公民的职责和权力;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为了摆脱战争和使国家繁荣富强,这期间的价值观教育更强调为国奉献精神的灌输;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占优势的价值观教育方法主要是价值观澄清法、价值观分析方法和道德发展阶段论;80年代以来,人格品质教育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另外,价值观教育方法的综合趋势也十分明显。价值观实现、人格品质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为四种主要的价值观教育方法。
国内价值观教育有总结出不少值得推行的方法,如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陶冶教育法,自我修养法,两难故事法,角色扮演法,价值澄清法,社会行动法【36】。这些方法虽然是对学校教育而言的,但同样适用于家庭。
2.把握家庭价值观教育内在规律
无论什么方法,都要遵循价值观形成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总体来看,价值观教育遵循如下几个基本规律:
一是德性逻辑。德性逻辑是在中国和西方传统中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价值品质教育逻辑,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以及苏格拉底的“美德”都是这个方面的代表性表述。具体来看,德性逻辑是以美德源自于人生终极目的的思想作为人们必须践行价值品质的核心依据的思维方式。在德性逻辑中,人生的终极目的是天然预设的,是超越性的“好”与“善”,那么从这种天然预设的人生终极目的直接演绎而来的各种价值品质就是个体必须遵循和践行的。在这种逻辑下,基本价值品质的教育变成了掌握这些价值品质的教育者的直接宣讲和教导,也变成受教育者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努力去追求。
二是功利逻辑或理性逻辑。功利逻辑或理性逻辑也是中西方历史非常悠久的价值品质教育逻辑,可以追溯到伊壁鸠鲁、休谟、斯密以及边沁等思想家,日常实践中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和“奖惩法”也是这个逻辑的明显体现。具体来看,功利逻辑是以价值品质能带来最大快乐的思想作为人们必须践行价值品质的核心依据的思维方式。在功利逻辑中,最大、最多的快乐是人类最高的追求,个体在苦乐计算中做出价值选择,那么能够带来最大、最多快乐的价值品质就是个体需要遵循的法则。在这种逻辑下,基本价值品质的教育变成了对教育者的奖惩,也变成了受教育谋得快乐更多手段的训练。
三是情感逻辑。情感逻辑在日常实践中源远流长,在现象学学者和女性主义学者那里得到最终的完善,最优影响的提出者包括舍勒和诺丁斯等人,日常实践中的“体验”法、“欣赏”法都是这个逻辑的典型做法。具体来看,情感逻辑是以优秀价值品质最能触动内心感受的思想作为人们必须践行价值品质的核心依据的思维方式。在情感逻辑中,情感是人类行动的最根本动力因素,个体在情感的激发和推动下做出行动,那么最能触动人类情感的价值品质就是个体自然遵循的行动法则。在这种逻辑下,基本价值品质的教育变成了教育者对情绪体验情境的设置,也变成了受教育沉浸情境之中进行体验并转化为行动。
3.遵循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流程
根据价值观形成的基本规律和前人研究的主要成果,结合家庭教育特点,我认为,家庭开展价值观教育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要立足生活。家庭开展价值观教育主要是依据生活实践这个逻辑,而不是知识的逻辑,生活是价值观教育的基石,体现在家人日常的生活、交往、学习之中,家长要将培育子女观知识与他/她的行为中的价值原则相联系,具备“事件”意识。一方面要保持价值事件的敏锐性,既要留心孩子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比如考试中的诚信问题,还要留心社会关注的事件,如“小悦悦事件”。另一方面要留心孩子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价值观问题的方法。家长务必要从公正立场,不要因为私利而偏袒自己孩子。通过对价值事件的观察与总结,家长要掌握较为丰富的价值观教育的素材,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
二要及时干预。价值观教育不能成为知识教育,要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之中,通过合理的生活实现“养成”教育,这是一种无言之教。但是价值观的形成往往是在价值冲突和价值困惑之中产生的,需要外人的及时教育和干预,打破“心理盲点”。比如,我们提倡节俭,但是孩子心中可能会产生“现在生活富裕了为什么要节俭?”“节俭能省几个钱?”“节俭是不是会影响面子”等问题,这时候需要家长进行及时干预,告诉孩子节俭到底是为了什么,怎样才能维护人的尊严,现代的节俭具有什么样特点,等等。
三是优化方法。家庭价值观教育方法很多,事实上,确实没有哪一种方法是最好的方法,每一种方法总有其合理性,也难免有其局限性。基本的方法就是说服、集体规定、价值澄清、奖励和惩罚、实践锻炼等等,如何优化,这需要家长在实践中摸索。一般情况下说理就可以了,对于小学生、或者是一般的价值观而言,说理时只要说清楚情理就可以了。但对于初中生以上的孩子、或者是较为复杂的价值观而言,可能就需要说清楚情理基础上,讲清楚道理,还要有逻辑。下面这个案例就表现了家长严密的思维和逻辑的力量。
案例1:如何获得自信
一次家庭说到“自信”时,孩子突然说“我把某某同学扁一顿,获得了自信”,这个观点一出,家长顿感是个问题,然后就问:“你扁他一顿获得了自信,那么他又怎么建立自信呢?”孩子顿时陷入了沉思。
家长接着又问:“如果他也扁另一个人获得自信,那么以此类推,为了获得自信,这个社会将会出现什么样情况呢?”
最后家长得出了结论:扁一个人确实可以帮助获得某种自信,但是这种自信一定是武力基础上的自信,这种自信获得的结果一定是所有人都会丢掉自信,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被别人扁一顿。真正的自信最终一定是建立在德性和能力基础上的……
方法需要优化,优化的原则之一就是家长要知道自己最拿手的方法是什么,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其次要知道有些价值观是不适合某些方法的,比如孝敬是不能讨论的,不适合价值澄清方法;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或发展水平使用教育方法,孩子年龄越小,越适合采取正面引导、灌输、活动、外部体验等方法,因为这时学生处于服从权威的阶段;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和自主性要求越强,这时候平等对话、协商、辩论、演讲、内在反思等就越发重要。
四是形成家庭共识。价值观教育首先要弥合价值分歧,实现价值共识;然后按照这种共识,构筑共同的生活方式。价值共识首先是夫妻之间的共识,然后是长辈之间的共识,有时候夫妻之间观点分歧很大,这是无法教育好自己孩子的。实在难以弥合的分歧,可以采取求同存异的方式,比如即使不认同对方的观点,但在教育孩子时可以保持沉默,切忌背后诋毁。价值共识,还包括子女对父母的要求,家长不要只顾自己拿着价值的大旗,其实我们在许多价值观问题上还需要向孩子学习。有人提倡家庭公约,笔者谨慎地同意这种做法。我想对于多数家庭未必需要这种冷冰冰的形式,可以借鉴其实质,形成一种心照不宣的约定。下面是两则家庭公约案例,一则是分别针对家长和孩子提出的,另一则是对所有人一致约定的。
案例2:家庭公约(一)【37】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引导、老师的关爱和社会的认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等方面影响是巨大的。为了保证孩子能生活在一个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中,使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为国家的栋梁,本家庭特制此公约。此公约由家长、孩子共同完善,并严格执行。
一、家长应该做到的
2.不在孩子面前上网玩游戏。
3.家长每天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定期与学校沟通,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及学习情况。
4.家长给予孩子的奖励一定要不折不扣地进行,同样,给予孩子的惩罚也应该按照约定执行。
二、孩子应该做到的
1.孩子在学习上应该主动积极、不能敷衍了事,每天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并且保证作业质量。假期中每天抽两小时来学习。
2.孩子不得进入游戏厅,要在家长的允许下使用电脑或上网浏览所需资料。平时只允许周六、周日每天看一小时电视。假期每天看电视时间也不得超过一小时。
3.假期与邻居小朋友外出玩耍须在家长的允许下才能进行。
4.每周就思想、学习、生活动态等各方面的问题至少与父母沟通一次。特殊情况下特殊处理。
5.每月向父母要的零花钱不超过十元。如有额外合理花销须向父母说明情况。
家长签字:略
孩子签字:略
此公约一式两份,孩子和家长应在达成一致后签订,孩子和家长各保留一份。希望双方能够严格执行此约定,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和谐家庭环境。
某年某月某日
案例3:家庭文明公约(二)【38】
1.不讲脏话,不骂人,不破坏家庭和谐。
2.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每月整理一次,保持整洁、干净。
3.节约水和电,如:洗米的水可以拿来浇花;手机冲完电及时拔掉电源;关电视关电视右下(或左下)的总开关;用完电脑及时关机;用完电灯及时关……
4.积极学科学,讲卫生,勤劳致富。
5.尊老爱幼,团结友爱,以礼待人,注意小区卫生,不乱扔垃圾。
6.在学校学习的学生要努力学习,争当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
7.每人每月做两三件好事,读两本好书。
8.不准乱扔垃圾、不准抽烟酗酒、不准赌博、晚上看电视不超过10点、家庭成员说话要讲礼貌。
9.家中未成年人远离网吧游戏厅。
10.要做到求实创新风气好。
11.爸爸吸烟时,主动关闭房间门或到阳台上吸,不让家人吸到二手烟(最好戒掉)。
12.合理安排看电视,电脑时间。
13.晚上看电视不超过10点。
14.儿童上课专心勤动脑。
15.老人睡觉时轻声说话。
16.扬长避短改正缺点。
17.全面发展素质高。
18.看电视距离不可太近,须在两米以上。
19.不随便乱放东西,以免找不到。
20.吃完东西包装纸及时扔。
以上二十条全家人都遵照执行。平时父母监督,年终由父母主持召开家庭会,开展评比,进行表扬批评。
4.提高父母教育技巧【39】
第一,知晓玩耍与“共享时间”的重要性。对于幼小孩子来说,父母应该主动陪同孩子,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之中;对于较大一些孩子,也应该创造条件与孩子接触,如散步、锻炼、早餐等,了解孩子。
第二,鼓励和肯定的行为构建。积极的肯定行为非常重要,表扬、鼓励、肯定要及时,要指出某种行为背后的价值观,某种行为带来的积极意义。
第三,把握纪律与爱心的平衡。宽严结合很重要,严格意味着有规则,规则的制订应该在行为之前,规则是一种契约,要征得孩子的同意,核心是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纪律的进一步要求就表现为“谨慎拒绝”。要敢于对孩子说不,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底线,不要因为孩子表现的可怜儿同情心大发,或者因为孩子死磨烂打放松底线。拒绝能力是考验父母威信的重要方面,也体现了教育的艺术。
第四,主动聆听。听孩子的心声很重要,要知道孩子内心发生什么,主动地听,发现听的机会;要宽容地听,不要听着听着就发火了,还没有等孩子说完就急于评价和下结论。
第五,养成习惯。价值观与行为是紧密联系起来的,孩子幼小的时候,不是某种行为为什么重要,而是某种行为是否养成习惯,比如早起、整理房间、排队、固定时间休息、定期锻炼、出门要告知、见面要有礼貌等等。价值观往往融入其中了。
第六,安排时间,合理生活。学会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的合理,这对孩子的良好的生活方式形成非常重要,良好的生活方式隐含着我们对于价值观的看法。父母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告诉孩子比空口说教更重要,因为“有效地教育价值的方式就是我们的身体力行”。
第七,保持稳定、关爱和交流。对于孩子成长要有一种心理准备,任何一个孩子成长都会有一种烦心的事情,因此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关爱的眼光看待自己孩子,注意控制自己纠正和否定评价的次数,不要唠叨,而要讨论,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必要情况下要简单指出行为的后果,遇到可能发生的严重错误时,要心平气和而严肃认真地好好坐下来谈谈。
第八,独自思考和交流。对于价值观的培养,独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独处时间可以从1分钟到15分钟,不要太长,最好在自己的卧室。思考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往往陷入一种认知盲点之中,这时候父母可以与孩子进行交流。
注释:
【1】陈延斌:《中国传统家训教化与公民道德素质养成》,《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6期。
【2】施敏锋、蒋乐琪:《传统家训中的伦理道德教育理念及其当下价值探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3期。
【3】刘春梅:《历代家训与古代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4】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12页。
【5】齐辉:《近代精英家庭教育的嬗变》,《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6】徐安琪、张亮、刘汉蓉:《家庭: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功能变迁和政策支持》,《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7】廖小平、成海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值观变迁》,《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6期。
【8】牛楠森:《家庭原子化的教育学思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9】《中国离婚率排行榜 北京离婚率最高》,http://fashion.ifeng.com/emotion/topic/detail_2010_08/17/1970002_0.shtml
【10】杨善华:《中国当代城市家庭变迁与家庭凝聚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11】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2】洪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其治理》,《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8期。
【13】案例来自于《中国网》,2011年5月4日,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2-10/15/content_16629532.htm
【14】《留守儿童调查报告》,http://www.yaolan.com/news/201110111717424_2.shtml。
【15】徐安琪:《和谐家庭指标体系及其影响机制探讨——上海的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2期。
【16】杨善华:《中国当代城市家庭变迁与家庭凝聚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17】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下) 》,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年,第759-760 页
【18】笑思:《家哲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6页。
【19】张秀兰、徐月宾:《建构中国的发展型家庭政策》,《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20】徐安琪、张亮、刘汉蓉:《家庭: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功能变迁和政策支持》,《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1】笑思:《家哲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58-359页。
【22】吴新颖:《青年价值观构建的重要力量: 亲情》,《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4期。
【23】李桂梅:《现代家庭伦理精神建构的思考——兼论自由与责任》,《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2期。
【24】杨善华:《中国当代城市家庭变迁与家庭凝聚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25】徐安琪、张亮、刘汉蓉:《家庭: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功能变迁和政策支持》,《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6】戴叶林、徐椿梁、尤吾兵:《家庭道德与家庭结构》,《晋阳学刊》,2005年第1期。
【27】案例来源于《人民网》,2012年10月21日,http://legal.people.com.cn/n/2012/1021/c42510-19333503.html。
【28】吕丽艳:《多元价值背景下价值教育的挑战及其转向》,《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9】参见:刘继良编:《价值观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30】杨韶刚、万增奎:《青少年群体的道德价值观》,《中国网》,2012-03-29,guoqing.china.com.cn。
【31】陈国鹏、黄丽丽、姚颖蕾:《当代中学生与其父母价值观的异同》,《心理科学》,2010年第1期。
【32】转引自:樊浩:《中国伦理道德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33】戴安·泰尔曼:《青年生活价值训练广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页。
【34】石中英:《关于当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人民教育》,2010年第8期。
【35】辛志勇、金盛华:《论心理学视野中价值观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4期。
【36】参见:刘继良编:《价值观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37】http://hi.baidu.com/fdgrdmwfvjinswr/item/b812c303b5abeede73e676bf。
【38】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101985590/1.html。
【39】参见戴安·泰尔曼:《家长生活价值训练广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摘编自刘秀英主编:《我国家庭价值观现状及教育研究报告》,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
摘编、责编:洪明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