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家风
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家风的熏陶。家风就像是物理学中所讲的磁场,孩子们生存、生活在这个磁场中,会不由自主地按照磁场所规定的方向前进、发展。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直到成年,都带有家庭生活,即家风长期熏陶所留下的痕迹或烙印。在家庭生活中,家风熏陶的效果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没有刻意教育、塑造的痕迹,印痕深刻,而且持久。而有意识的教育和训练,往往不及熏陶所产生的效果。因此说,家庭教育中的施教者,要在营造良好家风以及不断完善家风上多下功夫。
家风的传承多是来自家庭内部,但也不能排斥接受来自家庭以外大环境的影响,主要指社会的人文环境。家庭教育虽然是在家庭内实施的一种私人教育,家庭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组织形式;但家庭毕竟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每时每刻都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都要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家庭生活之中,影响家庭,影响家风,影响家庭教育。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个人是无法改变的,只能适应。
因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既给家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也给家庭教育的形成提出了要求,即家庭教育要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如果在家庭教育中施教者不了解文化传统,不看社会的需要与发展,只顾埋头培养,就容易会“闭门造车”,在这样的家风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一定难以立足。
我们评价一种教育理论观点或观念,重在看它是不是适应社会环境。比如,我们介绍外国的家庭教育理论或经验,有的在外国是有效的,适用的,但到了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就不见得适用。生搬硬套,会水土不服,不能生根、发芽、结果。我们不能说人家的观点、观念不对,经验不好,只能说不适合中国的国情。洋为中用的意思就是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不是不加区别取舍的全盘照搬。
再比如,我们继承中国的文化传统也有这个问题。现在,有人主张今天的孩子读四书五经,要孩子们背诵《弟子规》,有的让孩子们穿着古人的行头,摇头晃脑地背诵古文古书等等。虽然今天跟过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今天的中国毕竟不是传统中国的复制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家庭教育,不能完全复制传统的家庭教育所倡导的家风,把过去传统的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统统照搬下来。适合过去的文化背景,不见得也同样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环境,古为今用就是批判地继承文化传统,为今天的社会服务。
因此,研究家庭教育不能就事论事,要认真研究家庭教育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视野要开阔。
注:摘编自赵忠心《家庭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家风》,载《中国妇女报》2014年2月20日。
二、什么是成功的家庭教育
第一是要宽容、善待儿童,保护他们正常的生活,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把儿童当儿童看待,这就是一种最重要的教育。
第二是等待。韩国有一本书叫《好妈妈慢慢来》,现在家长太着急了。作家毕淑敏说树不可长得太快,一年生的当柴,三年五年生的当桌椅,百年的树才是栋梁材。越是名贵的木头生长期越长,像紫檀、黄花梨。人也同样,所以不要着急,耐得住心,平常心也是一种耐心。
第三是解放。陶行知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耳朵,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空间。俞平伯有一个教子理念,叫做大水养鱼,就是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池子越大,水越多,才可能长成大鱼。不是把孩子的时间、空间全部占据了,就能培养出人才。另外对孩子不宜过早定向,否则杨振宁就是个熟练的会计师,齐白石只是一个优秀的木匠。
第四是发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最重要的功能是帮助孩子发现他的自我,发现他的个性。
巴菲特说,父母唯一应该为孩子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孩子的热情所在,鼓励他全力以赴地去追求。
找到热情是一个辛苦而又玄妙的过程,需要很大的自由空间,父母如果施加压力,只会适得其反,父母只要告诉孩子做选择时不要考虑地位和回报,就像乔布斯说的,做自己真心喜爱的事情。
怎么衡量家庭教育是成功的?第一个指标,当孩子在幼年与书籍为友,喜欢阅读,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好的书籍会奠定孩子的精神底色,那些基础价值观将影响孩子终生。第二个目标就是在他高中左右能够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个性和特长,包括兴趣爱好,孩子形成自我,能够去自我发现和学习,就算成功了。我们看到太多被考试压倒的孩子,如果给他三天时间自己安排,他除了做作业就不知道做什么,精神上一片空白,这就是教育的失败。
我们的孩子非常聪明可爱,可惜很多孩子在接受应试教育的过程中,逐渐被毁掉了,一半是被学校毁掉,一半是被家长毁掉的。实际上,在应试教育暂时不能改变的大环境下,家庭是给孩子提供一个避风港还是第二战场,是让孩子多睡一个小时还是让他多上一门课,家长们都是可以选择的。
在教育问题上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日本幼儿园对孩子实行严格的人格养成的教育,譬如,幼儿园通过每天的穿衣、换衣等,让孩子练习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有条不紊做事的习惯。幼儿园完全不重视知识教育,孩子们没有课本,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教学计划中,没有数学、绘画、音乐,更别说英语、奥数了。教什么?教孩子们学会笑眯眯!还教什么?教孩子说“谢谢”。
注:摘编自杨东平《什么是成功的家庭教育》,载《中国妇女报》2014年1月30日。
三、我们的家庭教育忽视了什么
回顾去年,有两件事让我很震惊,一是复旦大学学生投毒,那么优秀的学生,竟然做出这样的事,他的嫉妒心,他的不能容忍,觉得人家不好相处就把人家毒死了,这该有多不可思议。还有一件事情,重庆的一个12岁女孩,殴打了一个一岁半的小男孩,致使小男孩从楼上跌了下去,事后却没有及时致歉。
这两件事触动了我,我们的教育多年来,大部分时间是在关注孩子的成绩,对他们的心灵发展太忽视了。在这两个孩子的心灵世界里,充满了罪恶,而不是善良,对自己的伙伴也好、朋友也好、同学也好,都没有把人看成生命,而是“我不喜欢,把你伤了、把你灭了”,这种想法实在很可怕。我们教育中缺失人格的教育、人性的教育,于是造成了这样的恶果。
应该说,近些年来家庭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家长的变化。家长现在知识层次高了,经济条件好了,对孩子的教育也更加重视了,这是前所未有的。今天,一些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尤其强烈,对孩子的投入也很舍得,对孩子的培养很是精心,这在过去的家长来说是做不到的。
但是,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家长在更多地关注孩子学业和智力的发展,将来如何出类拔萃;家长把大部分心思用在了这上面,从而忽视了孩子人格的培养和心灵的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中有几种力量不可忽视,其中之一就是肯定的力量。在肯定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学会爱人爱己,在否定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学会钩心斗角。
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第五条,就是对个人价值实现的需求。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觉得“我还行”,或者是“我那不行、我这还行”,他就会活得很快乐,遇到挫折时不至于自杀,他会因为老师、父母的认可,自我价值被肯定而高兴。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孩子因为高考没有理想的成绩,会自杀,因为老师的一句话,会自杀,因为妈妈的一句话,会自杀,为什么?只要负面的东西一来,他就觉得“我不行”,而“我不行”的背后,是由于从小没有被过多的肯定所造成的。
并不是考100分才最棒,每个人都有不同,有自己的长处,有自己的价值感。家庭教育不是指责孩子,而是要肯定孩子,肯定他的长处,挖掘他的潜力,不要老对孩子说“你瞧瞧人家”,把“人家的孩子”作为自己孩子的标准,肯定的力量对今天孩子特别重要。
养育孩子,是一份责任。孩子现在是家庭成员,未来会是社会成员,爸爸妈妈要承担责任,要用高度的责任感教育孩子,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着急,要慢慢陪着他走过来,但当孩子自己犯了错误,就是要他学会去承担,这样孩子才会有责任感。
注:摘编自卢勤《我们的家庭教育忽视了什么》,载《中国妇女报》2014年1月9日。
四、优良家风与大学精神一脉相传
通过对家风的教育学意义探讨可以发现,优良的家风与现代大学教育在目标追求上一致、育人方式上相类、价值观念上相通,融合会通优良家风和大学精神对培育优秀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培育健全人格是优秀家风与现代大学精神的共同目标追求。在人的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了价值观念教育的系统和链条,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枢纽,而大学则处于学校教育的顶端。尽管家庭教育和大学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二者在教育的目标追求上,存在着内在逻辑上的一致。家庭教育的灵魂是人格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教育家庭成员尤其是年轻成员做人,在进入学校和社会之前为培养健全人格打底立本。同样,现代大学把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大学对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很大程度上是在家风绘就的底子上开展的,正如《论语》所强调的“绘事后素”。同时,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的良好人格也有助于学生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调动一切积极的教育要素,在家庭教育上强本固基,在高等教育中引导培育,使优良家风和先进大学精神一起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言传身教是优秀家风和现代大学的共同育人方式。父母教育孩子和教师培育学生的过程,是一个执柯以伐柯、修己以安人、以人为尺度、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老师,父母言传身教对孩子的一生有着巨大影响。历史上许多伟人的成长都得益于优良的家风,叨陪鲤对、孟母断杼、岳母刺字、朱子家训等优良家风,在家庭教育史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话。
同样,现代大学强调教师立德树人,即强调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共同育人方式表明,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的第一老师——父母长辈和大学教师必须率身而行,担负起传道解惑的责任,充分发挥优良家风和先进大学精神的培育作用。
弘扬大爱精神是优良家风与大学精神的共同价值观念。中国传统优良家风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主张“近能取譬”,着手从家庭这个最坚固的文化堡垒开始培育人伦之爱,同时强调“泛爱众,而亲仁”,主张沿着家、国、天下的顺序次第推爱,即孟子所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溺若己溺,人饥若己饥”,最终实现张载所倡导的“民胞物与”,使大爱充满宇宙大家庭。从中华文化的特质来看,这个始于家庭的人伦之爱是个人实现道德价值追求的现实基础。“大学之大,非只大楼之大谓,乃有大师、大爱之谓。”中国大学精神对大爱的追求正是立足于优良家风培育的人伦之爱,使其不断扩充并超越血缘的限制,向着更高更宽的天地境界扩展。
注:摘编自郭广银:《优良家风与大学精神一脉相传》,载《光明日报》2014年2月19日。
五、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的启示——如何培养自主独立思考的人
在美国,大多数的孩子都有家务活清单,而中国的孩子却懒于动手。震撼的中美孩子家务清单,让中国家庭汗颜,也提出了许多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家长如何适当放手,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西方,孩子自主选择是一种必须呵护的权力。为人父母者当知,有些爱本身即是一种伤害。日前,网上一幅关于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图,引发了许多家长及老师的共鸣,图中的内容也让许多家长感触颇多。据了解,许多孩子因为学校对做家务活的要求以及父母的教育,可谓家务达人,而有部分孩子,因为父母的溺爱,懒于动手,甚至要求家长实行有偿劳动。
在美国,大多数的孩子都有家务活清单,而中国的孩子却懒于动手。震撼的中美孩子家务清单,让中国家庭汗颜,也提出了许多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家长如何适当放手,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动手能力。在中国,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导致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及动手能力较差。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孩子与父母之间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断乳”,孩子不成家便不能“立”,学生须靠家长持续的经济投入方能成长和接受教育。于是,尽管已有足够的自立能力,许多孩子即便已经步入大学,还是习惯于花父母的钱,也不得不“无奈”接受父母的“陪护”。每年高校开学季的“护送大军”,在当下中国蔚为壮观。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没有任何人是能够不经历艰难困苦的磨难就可以成功的。“爱之,适足以害之。”古今一理。在西方,孩子自主选择是一种必须呵护的权力。为人父母者当知,有些爱本身即是一种伤害。父母不要总是以为孩子永远“长不大”,也应该明白什么样的爱才是“真爱”,该放手时就放手。鲁迅早于80多年前就在《我们现在怎样做家长》一文中,就对家长本位的封建家长制予以了不留情面的理性批判,并主张大人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独立人格,强烈反对凡事由家长包揽的育人方法。如今,孩子沦为大人幸福的工具,必须在家长的欲望中上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研究生……但是,学成之后,却变成了一个缺少自主能力的人。
这正说明了,深度而没有原则的爱对个性造就的扭曲是无法估量的,因为很难被溺爱的对象反抗,而这恰恰是中国现代家庭的普遍特点。
中国与美国的孩子有何不同:中国孩子抱大,美国孩子爬大。笔者想说的是,家长不仅“要爱孩子”,更要“会爱孩子”。如何培养理想的“人”?还记得1936年爱因斯坦在纽约州立大学举行的“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稿,便是以《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为题,阐释了他所理解的理想的“人”。它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内涵:第一,具备独立工作与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把为社会服务看作人生的最高目标。爱因斯坦也是以他一生的所思所行来实践并捍卫这样的人生信条。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社会全面鼓励竞争的形势下,爱因斯坦清醒地提出了学校教育应如何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心理的问题,因为这是成长为理想的“人”的根基。在当今中国这个个性被高度张扬的独生子女时代,如何培养理想的“人”,爱因斯坦树立的目标,在今天看来,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终有一天,父母会老去,孩子也终有一天会被命运推上自己的路。换言之,父母不能总是陪伴在孩子身边,人总是要学着长大的。更何况,未来的某个时候,孩子将脱离“孩子”的称谓,最终将面对更多的变化,去独自面对更加复杂的环境。就像小鸟迟早要飞离巢穴,孩子们总归要去自己面对风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应当放手让孩子去做,这既是家庭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锻炼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机会,家长应从长计议,把磨砺的机会还给孩子。
注:摘编自郭立场《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的启示——如何培养自主独立思考的人》,载《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2月19日。
六、“礼”之传统应在家风中承袭
中华民族尚“礼”。“礼”,是先贤们提倡的观念,经两千多年的被选择、被认同后,铸成的民族性格。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认为礼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礼记》中有这样几段话:“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以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意即为,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鸟兽,是因为懂得“礼义”。
“礼”,对于个人而言,是规定品德修养、行为举止的具体要求;对于社会而言,是规范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的具体约束。“克己复礼”,就是要人克制自己的私欲,用公认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回到礼义的规范中去。东方儒学讲求“吾日三省吾身”“知耻近乎勇”。马克·吐温说,只有人是知道脸红的动物。诸如羞耻、尴尬之情,是“克己复礼”的心理基础。法律可以让人不敢越矩,制度可以让人不能越矩,只有“文化”,可以让人不愿越矩。
家风与家教,无形中培育着下一代的意志和品格。“礼”与“义”之内涵,诸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千年的传袭与继承中,具体化为“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等铭文。
良好家风传承,非通过训诂等口头方式传承,更重要的是长辈的“身体力行”。西汉初年学者韩婴《韩诗外传》中记载有孟母“断织”的故事:孟子小时不知努力学习,时常中断自己的学业。孟母为教育他,有一次竟用刀将自己织机上将要织成的布割断,从而使孟子感悟到“半途而废”的道理。刘向《列女传》亦有著名的“孟母三迁”故事。范仲淹之所以志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幼时母亲告诉他,“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良相可以治国安邦,良医可以治病救人,一个人想要自己快乐,就必须让别人先快乐。家教之重要性,还可以马为喻。
马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但若把一匹幼马从小单独饲养,长大之后才让它进入马群,由于它的社会性本能从未被后天诱导过,它就不懂得遵守规则,容易成为“害群之马”。人同样如此,儿童若是从小缺乏道德的启蒙,他的善良本能就无法激发,自私与冷漠的性格便难以抑制。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衍生的精神支柱。虽在时刻变动,但任何民族都不可能抛弃它的传统而重新开始。中华传统“礼”“义”之文化中所包含的人伦观、自然观、生命观,都应当成为酝酿当下“家风”的珍贵的思想资源。
注:摘编自李庚其《“礼”之传统应在家风中承袭》,载《光明日报》2014年2月19日。
七、“亲职教育”需要国家战略支撑
北京市海淀法院未审庭在长期审判实践中发现,问题少年是问题父母的产物,未成年人犯罪与其家庭监护缺失、父母教育方式不当有密切关系。
2013年6月,海淀法院开设了“亲职教育课堂”。开讲当天,13名失足少年的父母参加了活动。刑二庭副庭长、法官妈妈尚秀云作为主讲人,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区,重点讲解了父母应如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性。
进入2014年,北京西城区所有的中小学及职高学校都已开设家长课,而早在2013年11月,西城区就开始“家长读本”的编写工作,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和一些真实案例都已纳入教材。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而家长不仅是家庭教育的主体,也应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其对子女教育水平的高低自然事关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成败。提高家长教育水平的最好途径,就是让其接受“亲职教育”,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通俗地讲,亲职教育就是“家长的教育”,即教会人们如何为人父母,让人们明了如何尽父母职责。
遗憾的是,目前国内不少家长简单地以为,教育孩子不过是“生而知之”的事情,当过孩子、生过孩子自然就会教育孩子,只要不出问题,无须刻意进行额外学习。
在如此指导思想下的家庭教育,注定只能是经验型教育,而经验型教育,很多时候算不上科学教育。全国妇联组织的一次大型调查表明,90%以上的家长反映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不成功,95%的家长表示对如何教育孩子苦无良策。“近80%的家长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的培训,只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学来的。”
“亲职教育”的缺失,势必降低家庭教育的质量,影响学校教育的效果。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在开展“亲职教育”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优势,理应成为“亲职教育”的基地。
北京西城区教育部门在全区中小学及职高学校开设家长课,汇总孩子易出现的问题和真实案例,编写专门教材,有着为“亲职教育”补缺的积极意义,值得赞赏。
教育的振兴、国家的复兴,离不开家长教育素养的全面提升,离不开“亲职教育”的全面实施。全面实施“亲职教育”,仅靠部分中小学校的自觉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唯有国家战略才能支撑起“亲职教育”的系统工程。事实上,把“亲职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是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已然选择。
笔者以为,政府应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经验,设立“亲职教育”的专项财政资金,设置掌管“亲职教育”的专门机构,由其负责制定国家“亲职教育”的长远规划,负责全国“亲职教育”的推广实施、监督检查。
该机构应联合媒体、学校等进行大力宣传,引导家长摒弃“生而知之”的错误育儿观,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从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应鼓励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公益组织参与到“亲职教育”中去,为家长提供更多的服务与帮助。
同时,要将“亲职教育”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并把它纳入到中小学的常规办学考核,明确学校有责任丰富“亲职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给接受教育的家长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努力满足家长的差异化、特殊化需求,并为家长群体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
此外,政府还应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有关家长教育的理论研究,为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应通过降低税收、国有产权房屋专项优惠出租等形式,鼓励和规范提供“亲职教育”服务的营利性教育咨询机构的发展。
注:摘编自郭东阳:《“亲职教育”需要国家战略支撑》,载《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2月17日。
八、“小家庭时代”更需好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小家庭时代”,为了社会优良传统的传承、良好社会风气的维系,家庭教育要注意些什么呢——近日,记者来到河北省社科院采访邓小平理论研究所所长王彦坤。走进办公室,摆放在一个书橱中间的一张老照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照片中一位妇女带着一副老花镜,正在认真地缝补一件旧衣裳。
“那是我的母亲,她已经去世10年了。”王彦坤深情地说,“母亲是一个特别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她常常告诫我们待人要宽容、善良,几十年里她从来没有跟长辈、邻居红过脸。这些言传身教看似普通,却让我受益终身,我也在潜移默化地把它们传给下一代。从这个意义上说,乐善从善、宽以待人,就是我们家的家风。”
在王彦坤看来,家风就是家庭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人格特质。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其中有与其他家庭共通的内容,也有一些独特的东西。家风与社会风气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勤俭、助人、友善、诚信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塑造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又通过家庭潜移默化地代代传承;同时,家庭成员在社会生活中将家风外化,又会影响社会风气。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刘毅玮认为,随着时代变迁,原有的四世同堂、三世同堂现象日渐减少,当代中国的家庭正呈现出小型化;同时,社会交往增加,社会流动性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离多聚少,与社会的联系却日趋紧密。这都给家庭教育、家风传承带来了新影响。在小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人,更重视自我感受,包容心和对他人的关爱则显不足。另一方面,社会流动性的增加,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社会身份,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与家庭成员的情感交流。
“小家庭”人格成员走入社会,必然影响到社会风气。比如一些年轻人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就与家教不够、缺少优良家风的传承有很大关系。当前,诚信缺失、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见利忘义等现象时有出现,从一定程度上说,也与优良家风的传承不够息息相关。
“小家庭的成员要更好地融入大社会,必须更加重视家风建设。”刘毅玮说,以三口之家为基本单元的小家庭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以前父辈、祖辈共同承担的家风传承的责任,更多地落到了父母两人肩上。作为父母,为了孩子走上社会后得到更好的发展,理应承担起这份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真善美潜移默化传给孩子。一言以蔽之,就是把优秀文化传统传承给孩子,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重视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强化宽容、包容的心态,顾念亲情、友情。“如果家风都‘正’,社会风气自然就会得到明显改善。”
诚然,新的时代,新的社会环境,也必然要求家庭教育增加新的内涵。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最近关于“小家庭时代”家风有哪些新变化的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认同度最高的新家风依次是:独立、相互体谅、老公赚钱老婆花、不啃老不坑爹、民主、平等、尊重女性等。王彦坤认为,现代社会的责任和公德意识、环保意识、平等观念、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放包容的生活态度等,都应是现代家风的应有之义。
“这些所谓的新兴家风与传统家风并非割裂,也不冲突,比如倡导长幼之间的平等并不是说否认尊老爱幼,倡导创新创业也要坚持踏实谨慎,家长在传承家风中要注意到这点。”刘毅玮表示,其实不管是更加注重礼仪风范的传统家风,还是讲究平等、温情的新家风,核心还是要重视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年轻的父母不妨多和孩子一起读书,学习传统美德,有时间的话多带孩子回老家看看,听听祖辈的教诲。更要重视自己的言行,真正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注:摘编自刘荣荣《“小家庭时代”更需好家风》,载《河北日报》2014年3月10日。
九、“小家庭时代”重拾家风恰逢其时
家风主要包括传承价值观、与价值观相关的伦理观和道德观以及实现这些观念的基本方法与规矩。家风的传承其实就是让孩子从小知道生活之道,待人之道,交友之道,读书之道。人类社会要讲求庄重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感,这些礼仪便是家风的基础。
中央电视台在春节期间推出了关于“家风”的一组系列的街头访问,让社会上的普通人都讲讲自己的家风。这样一个策划引起了社会的积极的反响。有关家风的议题成为了春节期间公众热议的话题,春节正好是人们回家团圆,全家一起过年的时刻,在这个时刻探讨家风问题,凸显了这个议题的当下意义,也显示了社会公众对于家风议题的关切。
以前这些传统家教均身处私人平台,很少在公共平台展示。现在通过公众采访将之放大到整个社会,引起关注,让清白、正面的家风得到更广泛传播,引导公众给予孩子好的传统教育,对整个社会都有益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门楣、家风。过去有一幅著名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就是希望世世代代传承正面的家风,把做人做事的本分一代代传承下去。家风当然是家里的长辈老人的言传身教,让子女后代明白自己的家庭的正面的传统。中国人历来讲究的是耕读为本、诗礼传家。家风的传承其实就是传统家庭教育,大致可分为三方面:传承价值观、与价值观相关的伦理观和道德观以及实现这些观念的基本方法与规矩。中国的家风是通过血缘关系教导子弟的重要路径,其传承主要通过每代人的言传身教,也有很多写成文字传播下来,如《颜氏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等,教育族中子弟如何与人相处及待人接物的方法。这些著作也具有永恒的价值,今天对于我们的家风的传承起着积极的作用。
家庭教育应从一些小事出发,如从基本的礼仪开始了解待人接物之道,如看到长辈主动起身迎接,代表长幼有序,有客人来访应主动打招呼,这是家风的基础。同时家长应教导孩子尊重他人,明晰做人的基本道理,比如不能欠钱不还,正确看待日常生活中小的争执,知道以善意待人的道理。家风的传承方方面面,内容涉及人生的各个领域,但从总体上看,这种教育其实就是让孩子从小知道生活之道,待人之道,交友之道,读书之道。一点一滴之间,经过耳濡目染,这些传统教育会内化为年轻人的自身行为,有利于他们走上社会后得到更好发展,也会让他们的正面的品质对社会有好的影响。有些社会的不良风气,其实也是家庭的不良风气的展开。家庭了的长辈沾染了一些不良的风气,子女也难免就受到影响,当下的社会已进入“小家庭时代”,社会被分割为小的家庭单元,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家庭教育失去空间,即使三口人的小家庭也要有规矩,讲究长幼有序。小家庭的父母一样非常需要注重家庭教育对于子女的影响,也要从小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生。虽然家庭变小了,但社会仍然非常大,一些年轻人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便是传统家教不够,缺少家风的传承,缺少对于传统待人接物的方法的领悟和继承。目前有一种声音,认为传统礼仪是繁文缛节,太“虚”。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但这些礼仪其实是长久积淀的社会基本规范。试想如果不能以礼对待他人,偶遇轻微剐蹭便大发雷霆,学生宿舍里一个脸盆的位置都会引发大的矛盾,这样的风气持续下来,社会将会失去秩序。人类社会要讲求庄重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感,这些礼仪便是家风的基础。有礼仪才能关爱别人,如果按照礼仪和人相处会取得较好结果,否则很容易被排斥在社会之外。在任何时代,人们都需要清清白白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谦和有礼待人。这些基本的做人的法则并不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
中国传统的家风当然也有随着时代改进的需要,但这并非过时。它的核心价值没有改变,家风的弘扬甚至可说恰逢其时。家庭是社会细胞,通过类似家规等教导后辈,潜移默化传达社会规范。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致力于向子女传播正面的家风,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否则将来社会很难发展。
注:摘编自张颐武《“小家庭时代”重拾家风恰逢其时》,载《中国教育报》2014年2月14日。
十、家风是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
“家风”是什么?
“家风”是一个家族开展教育的起点。在传统中国,社会教育不发达,人的成长往往依赖家庭教育。许多大的家族组织,承担着对本家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有祠堂、族产、义庄、义塾等等。家族成员之间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同时也接受家族的集体约束。在这一层面,家风家训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
“家风”还是家族的共识性的道德观念。无锡《锦树堂钱氏宗谱》所记载钱氏《家训》,可以概括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在传统社会,家风往往是儒家核心价值观念的具体展开,因族群的生活环境及文化传统不同,侧重会略有不同。但无外乎是教人向善、积极进取、勤劳节俭。
在每一个具体的家族中,家风不仅仅是道德教化的口号,还是家族精神的体现,通过代代家族成员具体的行为而践行和传承。有的历史人物,可能和这个家族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因为相同姓氏往往也被说成是本族的祖先。用祖先的荣耀和事迹,增强自身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凝聚家族成员,使他们对于姓氏家族本身产生认同。家风实际是一种经过历史积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
家风的凝聚,常体现在一些祠堂的堂号上。各个家族往往选取本族中最杰出祖先的事迹,作为本族祠堂的堂号——如弘农杨氏家族的“四知”堂,江都卞氏家族的“忠贞”堂等。不少家族的行第谱本身也是家风的凝聚,如义门陈氏家族的行第谱“三恪封虞后,良家重海邦”表明该族陈姓出自虞舜,为名门望族。无论是堂号,还是行第谱,都凝聚着古人对于杰出祖先的崇拜,凝聚着对于后代的美好期望。即便是不识字的族人,也可以烂熟于心,可谓用心良苦。
《礼记·大学》所列“八条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四者是为修身而做的准备,虽未必人人都能治国、平天下,而修身、齐家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践行家风,实践德行,即为实现人的志业而做的起码的准备,古人说“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正源于此。
今天已经不同于古代社会,我们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家族”,三口之家、甚至两口之家已经成为最基本的社会单元。此时重提家风,已经不再需要着力批判封建家族制度对人性的戕害;更应当看到,家风对于人的人格养成、培养荣誉感和责任感的积极意义。我们流淌着祖先的血液,承载着祖先的基因,享有着祖先的姓氏,祖先能成就的德、行,我们是否可以重现并延续下去?或许这才是重提家风时,每个人必当有的扪心一问。
注:摘编自武黎嵩《家风是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载《光明日报》2014年2月21日。
十一、家庭教育的主题是建立良好家风
很多人表示对“家风”和“家规”概念模糊。在电影或电视剧里能看见过去那些有钱的大户人家制定的家规,一旦有谁触碰,轻则打板子,重则被逐出家门。可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家庭在延续家风或制定家规?家风与家规有什么区别?百姓人家要不要建立家风?怎么建立家风?
我认为家规就是很具体的家法,家风则是一个家庭给外界的总体印象。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家庭里的权威、自由和纪律的问题,不能用任何人为的巧计或方法来解决。教育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的各个细节由家庭的风气来解决,而家庭风气不是想出来的,也不能用人工来保持。父母们,家庭风气是由你们自己的生活和你们自己的操行创造出来的。如果你们生活上的风气不好,即使最正确、最合理,并且精心研究出来的方法,也将是无用的。相反,只有正当的家庭作风,才能给你们提供对付孩子的正确方式,特别是提供劳动、纪律、休息、游戏和……权威的正确方式。”
我国古人把“家风”总结为五常八德。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现代人,又该怎么建立自己的家风呢?
我认为建立良好的家风,首先要树立建立家风的意识。因为教育的起点不是幼儿园,不是小学,不是初高中,而是家庭。家庭对孩子心理品质和行为发展的影响是学校、社会等其他任何环境无法比拟的。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家庭带有“启蒙性、长期性、情感性、感染性”等特点。家庭中父母不仅对孩子的生理有极其巨大、深刻、永久的影响,而且对孩子的智力、意志、性格、品德等方面也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这就意味着父母、长辈需要学习,需要提升自己的素质。良好的家风与父母文化高低的关系并不大,关键在于父母的“境界”。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父母,不可能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家风。也就是说自私的父母不可能培养出一个慷慨大方的孩子。只有自我教育的父母,才能教出自我教育的孩子。
当我们有了建立家风的意识之后,自然就会主动加强自身的学习,在提升自我的同时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所扮演的多方面的角色。当今社会,许多家庭悲剧的发生,究其根源是这些家庭中父母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所致。
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否则就会做出很多不切实际的、甚至葬送孩子和家庭的事情来。家风建设必须要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标,并且能够经常达到这些目标。
作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家风正、家庭和谐、子女孝顺、拥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建立良好家风,就是找出更有效的行为模式去增加父母所希望的效果。
正如华东交大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教授所说“教育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自我教育”。这就要求父母本身是自我教育式的。家庭中,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偶尔出错是在所难免的,知错认错,知错即改,这本身就是很好的榜样。
家风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是由父母引导,孩子自主完善的过程。作为父母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面对父母,孩子的目光就像永不停息的雷达一样,全天候地注视、跟踪着。尽管孩子对父母的一些行为还不能理解。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无不重视以文化人、以学治家,把个人修身立业与培养良好家风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建议每个家庭都可以梳理一下:家庭中有哪些好的风尚值得保留,并能不断发扬光大的;有哪些不好的行为必须舍去,并能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己的良好家风。
作为父母,当有了建立家风的欲望,并高度重视家风建设时,就会关注自己的点滴行为,自觉把良好的行为习惯贯穿于家庭生活的点滴之中,并能经常与孩子一起反思自省,帮助孩子划清是非、美丑、荣辱的界限,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就要做到和做好,要求孩子洁身自好,自己首先就要远离低级趣味。
作为父母,我们要意识到,建立良好的家风就像马拉松,获胜的关键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在于途中的坚持。好风气形成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管遇到什么,纵有千百个理由放弃,也要给自己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很多时候,成功就是多坚持一分钟。
只有平静的内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当我们的内心平静下来,我们对孩子教育的点才会变得清晰,才能把父母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内心里面,沉淀为自己的一种常态,引导孩子一生都能走正道。所以,再苦再累,大家都要坚持走下去,我坚信:属于您的良好家风终会出现。
注:摘编自邹晓彬《家庭教育的主题是建立良好家风》,载《中国妇女报》2014年2月24日。
摘编:陈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