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学习共同体发展策略研究——以杭州为例

汪国新 余锦霞《当代继续教育》2015年第4期

提要:社区学习共同体开辟出一条全民终身学习、成人共同学习的新途径,是近年来在杭州获得蓬勃发展的一种社区教育的崭新实践形式。但蓬勃发展的同时,当前社区学习共同体遭遇到的成长生态建设等问题,可以从生态基础养护、“公共客厅”改造、“学联网”建设与个性化APP开发等方面给予破解。

关 键 词:社区学习共同体 发展 问题 策略

  社区学习共同体是社区居民为了实现自身生命价值和享受共同学习过程而自觉自愿结成的具有强烈归属感的相对稳定的群体。这种“由城乡社区居民以实现自身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①、由学习者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自发组成非正规草根性学习群体,因成员是在宽松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共同学习、互为师生,所以能形成守望相助的人际关系,每位成员都对学习共同体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杭州市社区学习共同体发展势头良好,据调查,2013年约有2000多个社区学习共同体遍布城乡,②而据2014年杭州市成人教育研究室的最新调查数据,杭州市已有4000多个社区学习共同体;参与群众广泛,累积达到100,000人;类型丰富多样,文化与艺术、生活与休闲、健康与娱乐、公民与公益、科学与技术等类型。社区学习共同体以一个个“点”的形式,凝聚着居民的主动参与、快乐学习,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学习成为一座城市的品位与发展的核心要素。那么学什么?怎样学?根植于社区居民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开辟出了一条全民学习、共同学习的新途径,带来了学习内容的延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社区学习共同体能够凝聚居民持续参与、促进居民自主快乐学习,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幸福感,从而对和谐社区建设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产生重要影响。2014年9月15日,《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提出“鼓励发展民间学习共同体”。社区学习共同体必将随着国家级文件的贯彻落实成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载体。

一、当前社区学习共同体发展面临的问题

  杭州市成人教育研究室于2014年3月启动了社区学习共同体调研工作。问卷共发放900份,回收827份。与问卷同时推进的是对8个区、县(市)的近50个社区学习共同体中的负责人和成员以及8个社区学院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深入了解社区学习共同体发展过程、经验特色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深入到16个社区学习共同体进行跟踪观察和访谈,开展个案研究。历经8个月的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社区学习共同体发展至今,参与者在平等与自主、互助与分享的快乐学习中,以极低的学习成本,收获自身的成长,同时也遭遇到很多挑战。其中,社区学习共同体成长的生态环境、资源支持成为目前阻碍社区学习共同体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成长生态还没有形成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成长需要有良性的外部环境,就是社区学习共同体能够自由成长的“湿地”、“池塘”,或者说是区域性生态条件,这就是成长生态。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发展,需要从外部环境取得必要的阳光(能量)、空气(资源)和水(信息)。外部环境所涉及的各种生态要素及其关系是否清晰,对社区学习共同体的能否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当前关于成长生态,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尚不清楚,主要表现为:

  一是直接涉及社区学习共同体当前成长和发展的两大主要环境要素,即街镇社区以及社区教育四级网络机构,其角色、地位、职责、作用边界等,都不清晰,甚至有时像纠结在一起的线头,处于“杂乱无章”中,不仅影响了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而且给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工作造成很多困扰。

  二是社区学习共同体外部环境所(应)涉及的诸要素及其关系并不明确。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居民自发组织形成,发展迅速,数量庞大,到底由谁来进行服务和引导?谁来养护养育?谁来提供“湿地”、“池塘”?哪些部门需要参与其中?各自又有怎样的职责与分工、又进行怎样的合作?相互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当前的实际是,社区学习共同体外部环境所涉及的社会关系处于一片混沌的状况:没有明确哪个(些)部门,对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活动负有支持和养护责任;没有部门帮助社区学习共同体协调和安排合适的场地;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也没有相应的服务或者支持部门,也无法寻求相关部门帮助。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也值得关注,就是部分区县,并非按照建立“湿地”、“池塘”等学共体成长生态理念,而是采取行政管理的手段、计划经济的管理方法,“收编”社区学习共同体。例如,设置共同体成员准入门槛,按指标任务发展社区学习共同体等等。

 2.公共学习资源的匮乏与部分公共资源闲置并存

  具体到每一个社区学习共同体发展所面临困境,人、财、物等资源的短缺似乎是接受调查的近50个社区学习共同体中的负责人和成员普遍反映的问题:缺少专业人士的定期指导,缺少场地以及开展学习活动所需的设施设备等等。

  人才资源,社区里“高手如云”,各行各业、各种类型的专业人才普遍存在,然而,“一师难求”、“缺乏专业引领”,是摆在很多社区学习共同体面前的难题。他们不知道应当到哪里可以找到老师,帮助他们学习新的内容;缺乏专业引领,活动停留在低水平重复,也导致学习活动的简单娱乐化现象较为明显。同时,参加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异质性程度较低。本次调查显示,女性所占比例达到75.07%,50岁以上社区居民达到56.61%,3000元月收入以下社区居民占被调查者的65.50%,受教育程度为高中的达到42.3%。青年人群体、男性人群、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参与偏少,这些结构性的失衡,导致来自成员本身的人力资源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当前共同体之间以及共同体内部与外部的流动沟通并不顺畅,资源无法流动,将这种结构性失衡带来的资源局限成倍扩大。

  场地问题是重灾区,硬件设施设备也非常缺乏。杭州广场舞大妈与六公园英语角的英语爱好者争夺活动场地就是这一问题的缩影。学校、企业和机关单位的场地,晚上通常不对市民开放,让人望洋生叹。还有一些场地,晚上缺乏用电条件,无法有效利用。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们只好挤占其他空间,给其他居民带来了影响。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

  事实上,资源问题,一方面是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活动场地、学习资源、学习设备、专业师资非常匮乏,另一方面,大量的公共教育、学习、文化、科技、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资源问题的根本症结在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持续增长与社会所能提供的学习资源总体有限之间的矛盾,而当前资源支配方没有能够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以合适的方式提供服务更加重了这种供需矛盾。

  破解资源匮乏与闲置并存的局面,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思考并采取相应对策。一是已有资源的整合优化和高效利用,二是如何产生新资源,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创造出源源不断的新资源,三是资源的“供”与“需”之间,如何减少甚至取消中间成本,更好实现资源的对接和流动。

二、社区学习共同体科学发展的策略

  成长生态的建立,离不开服务体系的建设。资源困境的破解,实体的场地保障是基础,虚拟的资源网络建设是重要支撑。资源建设要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于资源的流动中不断衍生新的资源;打破一个个社区学习共同体封闭的“小圆圈”,在每个小圆圈上留好可以变形的口子,以便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和其他任何小圆圈实现快速对接,从而形成资源的产生、流动、消费、再生的良性循环。

 1.基础性养护,社区学习共同体与社区教育四级办学网络建设并行共生

  社区学习共同体,是长在居民群众中的一粒粒“种子”,而不是居高临下、自上而下的教育供给。“种子”自身有着自己的生命力,在必要条件具备的基础上就能自己发芽、自己成长,无需太多的干预。因此,政府在“种子”不同的发展阶段,只需要进行必要的养护和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条件,即形成成长生态即可。

  成长生态,首要的是建立基础性养护体系。市级层面,借力杭州市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指导委员会,将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作为重要抓手纳入议事日程,统筹资源,明确责任,制定社区学习共同体培育的相关规划,明确工作方向。出台相关的工作指导意见,推动全市范围的培育工作。各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在区级层面统筹整合各部门资源,为社区学习共同体提供支持。打破各部门教育培训的“单打独斗”局面,将教育、文化、科技、民政等各部门和单位的相关教育培训进行整合,统筹安排,形成合力。不仅为社区学习共同体培育提供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这些教育培训结束之后,这些学习班成为社区学习共同体核心成员的培训班,实现持续学习。同时,进一步释放各部门、单位的教育设施等“硬件”资源,例如加大开放大中小学的活动场地的力度,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公园等资源为社区居民共享,开放事业单位的学习场地、教育设施的闲置时段等。街镇与社区层面,将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区服务内容,纳入社区工作服务体系。开展“微登记”工作,就是将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成员、活动时间、活动场地、学习项目或者内容、联系人等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备案。统筹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包括辖区内的机关、学校、企业等,为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和发展提供资源支持。协调社区学习共同体活动场地和活动时间,正确引导居民的学习活动,以尽可能避免“扰民”事件的发生。公布学习信息,营造学习氛围。在社区层面创设社区学习共同体成果展示平台等。充分发挥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的服务管理职能,吸引社会机构参与和社会资源加入,共同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反过来对社区治理、和谐社区建设也有反哺功能。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街道、社区的工作者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许多突发事件、社会矛盾和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社区通过社区学习共同体,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时能对社区建设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

  其次,是促进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与社区学习共同体协同发展。市社区大学、区县(市)社区学院、街道社区学校(乡镇成校)、社区(村)市民(村民)学校四级网络,是一个纵向的“阶梯式”教育管理服务体系,社区学习共同体则是洒在这个“梯田式”管理体系里的各式各样的“种子”和“种子”生长物。因此,一方面,四级网络可以突破传统的以授课、讲座、培训为主的传统办学方式,为以人为本、重点关注每个成员个性需要、兴趣爱好和生命成长的社区学习共同体提供服务与支持,包括对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专业支持、资源整合、协调引领等等,利用自身的资源和条件,为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并且,借助对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服务,与社区、街道等部门更好的协调互动。另一方面,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还能够为四级网络提供各种人才资源,包括师资、管理人才以及社区教育的宣传员、志愿者等等;通过不断改善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学习体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社区教育;在凝聚居民的持续参与中,有效提供社区教育的参与率、知晓度和满意度。从而提高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从而为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自治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统筹服务体系与四级社区教育网络,都需要重视核心成员的培育和交流展示平台的搭建。培育核心成员,就是为社区学习共同体“育种”;多层次、多类型交流平台,能够促进社区学习共同体学习成长和成果推广。重视核心成员进行培训与指导,包括如何进行共同体的成员关系协调与管理、共同体的发展规划与重要问题决策、共同体的财务管理、如何开展学习、如何调动各位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满足各成员的学习需求等等。也同样需要推进各种平台建设,例如核心成员的交流平台、学习成果展示平台、同类型社区学习共同体之间的交流平台等等。

  处于成长期的社区学习共同体,需要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成学共体支持服务体系,促进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与社区学习共同体间的协同发展,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成长生态,更好地养护社区学习共同体,使其自由成长。

2.打造“公共客厅”,发展公共空间

  社区学习共同体,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重视学习过程中成员之间的互动互助、情感分享、资源共享。因此,社区学习共同体中,彼此信任、相互支持和无私奉献,是共同体中成员关系的常态。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也就需要必要的公共空间,为成员提供交流互动、情感生成的平台与机会。政府必须从整体规划和节点设计,从政策引领到舆论宣传,高度重视和落实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着力打造城市“公共客厅”,将一个个社区“客厅”,变成居民互相学习交流、拉近彼此心理距离的平台。

  “公共客厅”,就是将一个家庭内的客厅搬到紧锁的房门外面,放大成一定范围内的社区居民的大客厅,为社区居民创造交往与交流的场所。并且配套相应的学习设施和设备,取代家庭内小客厅的家具,成为公共客厅里的“公共家具”,也是公共的学习工具。公共客厅,不仅充分发挥客厅的交际功能,而且引导社区居民逐渐融合成为一个大家庭,甚至能够集聚政策宣传、文化提炼、休闲娱乐、交流沟通、主题学习等多种功能。国外一些成功的公共空间建设案例值得借鉴。

  巴塞罗那,享有“公共艺术之都”的美誉。巴塞罗那政府特别重视公共空间的建设,将公共空间的建设认定为永续的工程与永续的政策。巴塞罗那公共空间的建设,是从中小型公共空间下手,并不是在整个城市空间范围内大兴土木、大搞开发,而是针对每一个小型空间,进行单点设计与改善,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城市公共空间的复兴。数以万计的小公园、小广场和街道被重新设计与改造,吸引附近的居民进行户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公共生活,直接改善了城市面貌,市民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高。③

  打造“公共客厅”,不一定要花费大笔资金,可以像巴塞罗那那样采用“针灸式”的小改造,用简单的材料,引进艺术设计,引导居民参与,针对一个个小空间,像小穴位一样,定点改造。再配套学习设施设备的建设。

  打造“公共客厅”,在加大机关、企业、事业、社会机构等的相关设施设备、场地向公众开放的基础上,加以设计和更新,盘活闲置资源,使这些资源就像“帐篷”一样,成为居民特定时段、特有方式的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场地,相应的学习设施设备成为大家的公共学习工具。

  打造“公共客厅”,充分利用包括街道、广场、公共建筑、公园、居住区户外场地、体育场地等所有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设备,将个体存在的社区居民,引导成为有相互联系的“客厅”主人。

  打造“公共客厅”,需要打造的是“人”的客厅,能够让置身其中的人都各有所获。“公共客厅”建设,是解决社区学习共同体学习场所、学习设施设备问题的基础保障,也是为未来缓解居民不断增长的公共空间需求与有限公共空间资源的矛盾做好铺垫。

3.同步开发“学联网”和APP,建设市民“掌上学堂”

  要在更广的层面上推动社区学习共同体发展,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学习资源的整合和流动。要满足社区学习共同体每个成员个性化的需求和发展需要,学习信息的快捷、高效与自由交换则必不可少。借助互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通过“学联网”的专业建设和APP的个性化研发,开发建设“掌上学堂”,是实现社区学习共同体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④;“学联网”,是学习者之间和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相互联接的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学习的人、财、物等所有信息与资源,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学联网,可以穷尽社区学习共同体相关的所有学习信息和资源,与互联网实现实时交换;通过学联网,用中心计算机对学习成员、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学习设施设备、学习时间场地等可以进行协调等,可以大大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需求申报和特长申报,获取新的资源,破解信息沟通与资源不足的困局。

  学联网,一方面,任何社区居民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申报“我想要学什么内容、项目、技能等”、“我想要在什么地方或某地附近学习”、“我想要在什么时间学习以及想学多长时间”、“我想要和什么样的类型(如年龄、文化、特长、性格、性别、地域)的人一起学习”等。既为开发学习项目、供给相匹配的学习服务提供依据,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源浪费,也为吸引社区中不同人群参与学共体创造条件。

  学联网让学习资源更加开放。解决“我能提供什么”的问题。只要是愿意为他人服务、愿意为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的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申报“我能够提供什么”、“我能够贡献什么”、“我个人在某一领域略有所长(自己各方面相比,某一方面略微突出一点)”或者颇为精通(与一般人相比,某一方面较为突出)、“我愿意做某一方面的志愿者”、“我想做某个学习共同体的核心引领人”、“我有某种资源(各个方面的学习资源和信息皆可,包括提供学习场所)可以(在何时何地或者何种情况下)提供”等,这些资源和信息,可为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

  配合学联网,同步推进移动终端服务体系,开发社区学习共同体APP客户终端。APP手机服务客户端,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居民“摇一摇、扫一扫”,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借鉴青年人喜欢的大众点评APP,社区学习共同体APP,可以开发以下功能:实现距离定位搜索,让客户选择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学习和活动项目;时间检索,在某一当下时间或者特定时间,有哪些社区学习共同体在活动;学习项目分类检索,根据客户自己的需求,选择感兴趣的学习项目类别,了解同一学习项目类别下所有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基本情况,包括活动时间、地点、成员的年龄段等等;开发实时互动与交流,将参加过学习的成员的学习体会、体验、评价等呈现出来,促进成员间的实时交流;实现实时报名参加和预约报名的功能,想要报名学习的市民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可以互相发送,以方便他们彼此取得联系;百度地图的导航功能整合进去,引导人快速找到目标社区学习共同体;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招募信息、学习计划等,都可以实时呈现;可以根据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好评率、人气指数、学习活动特色、地理距离、是否收费等多重指标,进行智能排序等等。

  “学联网”的专业建设和APP的个性化研发,充分利用移动技术学习的时空优势,将智慧学习由个人延伸至群体,由自学延伸至共学,由线下结合线上,实现内容的个性化选择,涵盖社区居民终身发展的各项所需,从而建构起一个迅捷、高效、个性、全面的“掌上学堂”。事实上,“学联网”和APP基础上的掌上学堂,在促进资源的流动与互动中,可以实现资源的生产、交换、消费、再生的循环,对于破解社区学习共同体的资源困局意义重大;通过“师资无处不在、同道无处不遇、学习无时不有”的掌上学堂,促进社区居民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为构建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型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徐明祥.社区学习共同体在中国的广阔前景[J].中国成人教育,2014,(14).

  ②董碧水.杭州打造中式学习圈[N].中国青年报,2013-09-20(01).

  ③陈叶龙.国外公共空间建设的经验与借鉴[J].北京规划建设,2010,(3).

  ④熊绍高.物联网技术应用培训:社区教育的新视角[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2).

 原文参考文献:

  [1]汪国新.基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一种新的成人学习方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2]汪国新.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策略[J].职教论坛,2012,(3).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教育规划2014年教育学一般课题《社区学习共同体生命价值与成长机理研究》(批准号BKA140033)阶段性成果,课题主持人:汪国新。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510(2015)04-010-05

http://www.cssn.cn/jyx/jyx_crjyx/201602/t20160226_28848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