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3期 总第177期 目录及内容提要

专题研究

草根动员:国家治理模式的新探索

谢岳 党东升

提要:在国家治理体系中,行政机构是治理的核心主体,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政策时会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到社会问题的治理绩效。本文提倡以草根动员作为国家治理的补充机制,以克服治理中的地方主义难题。底层民众发起的草根动员之所以能够提高治理的绩效,是因为集体行动能够在地方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一种横向责任关系,给地方政府制造外部压力,从而迫使这些代理机构在政策执行时减少失误与懈怠。运用社会运动理论,本文将草根动员进行模式化,并通过一项农村的环境运动加以说明。案例研究发现,只要草根动员具备了一定的政治和社会条件,就有可能以理性与和平的方式推进基层社会的治理,使之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草根动员 国家治理 社会运动

专题研究

政策执行波动与基层治理问题

陈家建 张琼文

提要:在中国,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消极执行的问题,同时也常常出现运动式执行的情况。二者的交替出现使得公共政策表现出波动式执行的特征。对此,本文通过对一个政策执行案例动态过程的深入分析,揭示出这种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基层政府在执行政策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有关。政策适用性低与执行压力变化是导致消极执行与运动式执行的根源。而且,这种波动式的政策执行往往在基层社会积累和引发矛盾,造成治理问题。
关键词:公共政策 消极执行 运动式执行

专题研究

近代以来中国医生职业与国家关系的演变

姚泽麟

提要:职业与国家关系是职业社会学的中心议题。本文以法团自主性与临床自主性的分析框架,分三个阶段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医生职业与国家关系的演变轨迹及其逻辑。民国时期,均处于新生阶段的医生职业和现代国家是“互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将医生从自由职业者转化为单位人,国家“驯服”医生职业,使其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改革至今,医生对公立医疗机构的依附仍在延续,医生也由此获得对病患与医药厂商的“双向支配”,以此从市场中获取经济利益;但医生也因此成为患者与政府之间的“缓冲器”。本文认为,重构医生职业—国家关系应纳入新医改的议程当中。
关键词:职业 职业自主性 国家法团自主性 临床自主性

论文

道德的起源与变迁道德的起源与变迁——涂尔干宗教研究的意图

陈涛

提要:涂尔干始终致力于借助实证科学的方法来研究道德事实,创建一门道德科学。在他那里,道德科学就是社会学的别名。早期社会形态学研究仅仅根据社会环境的变迁无法充分解释道德的起源和变迁;后期集体表象理论指导下的宗教研究旨在回应这一困境。宗教生活中的神圣性就相当于社会生活中道德理想的位置,后者表达的是特定群体对其自身的自我意识。在集体欢腾之际,道德理想具体化为物质化的制度,构成了道德变迁和社会重组的源头。社会学的任务在于如何透过这些制度框架抓住它们所体现的道德理想或社会意识。
关键词:道德科学 社会形态学 集体表象 道德理想社会存在论

论文

齐美尔的自由理论

郑作彧

提要:本文尝试探索齐美尔这位关系社会学奠基者的自由理论。在整体的掌握与梳理之后,本文认为,齐美尔将“自由”定义为“社会行动的可能性”,它镶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中而得以生成,并且在不同的社会中有不同的形式。奠基于货币经济之上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所发展出来的客观个体自由即是一例。同时,齐美尔也论证了,自由的重要特质在于让社会运作产生非线性的、不可完全预测的偶然演变,使得自由虽然可能带来创新,但也会造成风险。最后,本文指出了齐美尔自由理论当中的若干缺憾,以作为后续社会自由研究的可能的主题。
关键词:自由 齐美尔 相互作用 关系主义

论文

输在起跑线输在起跑线——再议中国社会的教育不平等(1978-2008)

唐俊超

提要:本文关注教育不平等状况在不同入学阶段的变化。本文认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文化背景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将随着入学阶段(小升初阶段、中考阶段、高考阶段)的上升而降低,而学校等级的影响将升高,这是差异选拔、个体生命历程发展及早期异质教育三大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采用CGSS2008数据,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了上述假设,结果显示:小升初阶段的不平等最为严重,随着入学阶段的提升,即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升学过程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文化背景的影响逐渐被学校等级所取代。早期教育的公平问题必须得到更多重视。
关键词:教育不平等 教育获得 MMI学轨制 教育公平

论文

县际公共养老福利资源配置研究

——兼论空间与制度结构的影响

马玉娜 顾佳峰

提要:本文综合考虑了多维因素对中国公共福利资源配置的作用,构建了空间计量模型,利用中国2010人口普查和统计年鉴的县级数据,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家庭、经济、社会等制度性结构因素对县级社会福利院床位资源配置有显著影响。2空间结构因素对社会福利院床位配置也具有显著影响,县级社会福利院床位配置在整体空间上有显著正相关,若不考虑空间结构因素,制度结构对社会福利院床位配置的影响作用的分析会出现有偏性。3邻近县之间的社会福利院床位配置也存在相互影响,大多数县与邻近县之间存在空间溢出关系。由此,本文提出“空间—制度”的二重结构论,以弥补制度决定论对公共福利资源配置分析的不足,并揭示家庭福利因素对公共福利的影响。

关键词:公共福利 家庭福利 养老资源配置 空间结构 制度结构

论文

从“赶工游戏”到“老板游戏”

──非正式就业中的劳动控制

郑广怀 孙慧 万向东

提要:本研究以广州市中大布匹市场周边聚集的小型制衣厂为例,探讨非正式就业中的劳动控制问题。延续布洛维“赶工游戏”的思路,本研究将非正式就业的制衣工人在不受保护的劳动状态中仍然努力工作的原因归结为“老板游戏”的存在。一方面,“人人当老板”的实践和观念模糊了工人与老板的界限,使得即使再苦再累的工作也可视为当老板必要的“原始积累”;另一方面,“个个来管理”模糊了工人和管理者的界限,有助于工人了解市场行情和行业规则,实现从工人到师傅再到老板的跃升。“老板游戏”的提出在两个维度上拓展了既往关于工作场所游戏的研究。它既带入了工作场所外的影响因素,也刻画了工人与管理者和老板界限的模糊性。我们认为,虽然小型制衣厂不存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但是存在一个范围更广、空间更大的行业内部劳动力市场,这为超越工厂体制,构建行业体制或部门体制等概念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农民工 非正式就业 劳动控制

研究述评

结构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制度研究及转向

——欧美劳动关系理论研究述评

吴清军

提要: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欧美劳动关系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形成了两种研究传统,即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与规则研究、历史与社会学的工作规范研究。20世纪50-70年代,劳动关系系统论和牛津学派多元主义承继了这两种研究传统,并确定了现代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他们的研究呈现出两大明显特征,即结构主义和经验主义。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欧美劳动关系研究的整体衰落,学界开始反思研究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策略选择模型以及劳动关系平衡理论等在打破结构主义、反思经验主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
关键词:劳动关系 系统论 多元主义 制度主义 结构主义 经验主义

研究述评

新计算社会学: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学研究
罗玮 罗教讲

提要:本文在全面解读、分析新计算社会学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追溯了新计算社会学产生的历程,将新计算社会学的主题内容划分为五个方面:大数据的获取与分析、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融合、互联网社会实验研究、计算机社会模拟研究和新型社会计算工具的研制与开发。本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实例,分别对这五大研究内容或主题进行介绍和分析。新计算社会学的产生会引发一场社会学的“革命”吗?笔者借助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新计算社会学 大数据方法 计算机社会模拟 互联网社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