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绍辉《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16日 06版)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来,国内智库建设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与此同时,智库建设的根本——智库研究也备受重视,并进入一个新阶段。朱有志、贺培育、刘助仁等撰写的《智库学概论》一书,就是乘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东风,立足国内智库建设与研究实践,针对智库学的概念、范畴以及规律等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研究。
智库是思想库、智囊团的通称。在全球化时代,智库是一个国家进行经济、政治、社会、科技、军事、文化等国际交往和合作所需倚重的重要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到底什么是智库?智库有何特征与功能?党和政府的“合格智库”应具备哪些条件?智库的运行机制与学术研究机构的运行机制有何差别?应如何对智库研究成果进行科学、精准评价?针对智库建设与发展中的这些理论与实践问题,《智库学概论》一书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回应与回答。该书明确提出要构建智库学,认为“智库学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但一定会成为一门永远值得重视的新学科”“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智库学的硕士点、博士点出现”;对智库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框架以及研究方法等智库学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我们认识智库、了解智库和研究智库打开了一扇窗。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毫无疑问需要搞好智库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说,智库研究的水平与质量如何,关系到智库建设的成败。智库研究,既包括为党和政府进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依法决策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政策设计和舆论引导等对策性研究,又包括以智库自身的存在理由、生存空间、发展规律与运行机制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探讨,即智库学研究。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如果缺少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内涵与特征、智库研究成果与学术研究成果的异与同、智库研究成果与智库研究机构的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忽视智库学研究,智库研究断然难以走远,智库建设也自然难以顺利推进。
《智库学概论》即是智库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以敏锐的问题意识、严谨的逻辑框架和合理的结构安排对智库的产生、发展、类型、特征、功能、运行机制、供需对接,以及国际智库的发展趋势和当代中国智库建设的责任与使命等智库学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探析。智库学关注智库研究对象与智库建设本身,是对智库运行机制、建设模式与发展规律等的学理探究,是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所做的实践思考、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要立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对策性研究,为解决具体问题出主意、思谋略、想出路,又要立足智库自身发展与运作的内在规律,进行更多的“自己研究自己”,也就是智库学研究的努力,为中国特色智库学的构建助力。在后一方面,《智库学概论》一书的作者们努力了,也做到了。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