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进川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年07月02日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目标和任务。其中,如何应对日益凸显的微博治理问题,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面临的一项现实课题。
微博研究现状
对微博及微博事件的研究在整体上与微博的发展保持了同步。总的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对微博事件的本体性分析。国内一些研究者注意到微博的嵌套性,并将之视为微博发展的根本逻辑;一些研究者分析了微博及微博公共事件的传播模式、意义建构等特征。国外学者则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传播关系进行量化,以揭示其社会传播关系的结构性质。但是,对本体性的把握不能仅仅是技术性和传播性的,必须将其置于特定的政治与社会语境之下,才能发现中国微博发展的特殊面向。
二是对微博事件影响的分析。重要的讨论涉及对媒介发展的影响分析与对民主政治的影响分析。国内学者着重讨论了微博时代表达自由的特征、自主交往与自发民意表达的民意实现问题、微博与公共领域等;国外学者关注的重点在于其政治效果,有利于平民向世界传递信息、表达不满。不过,相关研究如何避免“微博及微博公共事件中心主义”之嫌,需要引起重视。
三是微博事件的治理分析。一些研究者认为,媒体官方微博、政务微博和意见领袖微博是微博意见表达场中三种主要的力量,微博问政有走向常规化、主动自我推介和关系的维护等发展趋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何将微博及微博事件置于中国语境,以微博的内在发展逻辑为出发点,把握微博事件的传播政治特征,进而系统地开展兼具战略性与策略性的国家治理研究是未来的重点。
微博发展的政治传播逻辑
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人类对技术的使用进程自有其发展逻辑,并存在互动关系。中国政治与社会发展的独特语境凸显了微博的社会政治发展逻辑。这在价值信仰、权力分享、财富分配、抗争行动等方面都有充分表现,并杂糅了个体性、群集性、非常规、权宜、围观、游戏、挑战等特征。可以说,中国微博发展的历程是以政治的方式凸显了技术,又以技术的方式强化了政治的意蕴,从而形成了与西方社会不同的发展面向。特别是,微博通过赋权和行动参与的方式,重塑了中国政治生态,显示了其独特的社会政治价值。因此,对微博事件的思考既不是简单的微博技术思考,也不是简单的微博传播思考,而必须回到政治传播的视角。
现实表明,微博不仅是一个载体,而且是传播行动的主体。微博事件则以非常规的方式凸显了微博的社会政治发展逻辑。它从社会主体出发,强调社会的主体性关系及其行动的政治意蕴,而不是简单的“权力回归社会”或泛泛的“政治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因此,国家对微博的治理,需要针对事件的类型、治理资源的征用、时间窗口等因素加强差异化治理策略,需要坚持“国家主导,增强社会活力,促进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理念,以底线传播、意识形态的整合传播、国家与社会关系调适(政治承诺、政治吸纳和政治沟通)为治理建设的着力点,最终将应激型的风险政治转变为常规型的沟通政治。
具体从政府微博社会管理创新来说,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政府机构,除单纯的信息传播外,应着力提升微博在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管理和民主政治方面的重要价值,最终使微博成为了解民情、汇集民智、引导舆情、广泛实现国家与社会对话和提升政务服务质量的新窗口。如此一来,既确保了微博传播活力下的秩序基础,又使得社会分享了权力,并为国家政策产品的输出和政策后果提高了社会认同感,从而有利于共识政治的形成。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微博参与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建设研究”(13YJC860036)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社会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