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2月13日第705期
互联网对当代人类生活的重构日渐成为显著趋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笔耕不辍的传统学术生活也因之而增添了新的内容。在期刊报纸、会议论坛之外,学术网络社区正成为一个新兴学术交流平台。一方面,学者感受着网络空间给学术互动带来的灵活性、即时性等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虚拟空间所滋生的学术诚信问题、学术泡沫等负面现象也引起了学界人士的担忧。如何看待学术网络社区这一方兴未艾的学术思想交流新平台?如何趋利避害,引导其良性健康发展?近日,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学者。
催生多样化学术生态
致力于构建全球最大学术门户网站的中国社会科学网所开设的“人文社区”、“名博推荐”等板块和栏目,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喜爱,成为科研生活的好窗口。而通过关注某微信群推送的学术资讯了解学术动态和热点,则已成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欧阳康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我参加的这个微信群已有上百位成员,学术活动非常活跃,除了每天早中晚播报实时信息和不定期的‘教育信息扫描’,每周末还邀请一些专家就某一项专题作学术报告,大家也会就这些专题展开积极的讨论和回应。”欧阳康说。
很多学者像欧阳康一样,都不同程度关注或参与诸如QQ群、微信群、网络论坛等学术网络社区或学术网站。学术网络社区的出现催生了多样化的学术生态。和传统学术交流平台相比,学术网络社区给学者带来了哪些不一样的体验?“学术网络社区所具有的交互性、互动性,改变了传统报刊的‘作者→读者’单向模式,每个参与者都既可以是读者,也可以是作者。开放性令参与学术交流的门槛‘降低’,参与者更加广泛。”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黄玉顺表示。
“网络学术交流平台有着实体空间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看来,学术网络社区的出现不仅扩大了学术交流的广度,就某一项专题的持续跟帖讨论也有助于拓展交流的深度。
一些专业化要求较高的网络学术论坛或社区尤其为学者所称道。“专业性学术论坛实现文本资源的数字化,使得各科知识、各类问题或主题被迅速地汇聚、分类、利用,是非学术论坛难以做到的。”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聂保平告诉记者。
长期参与某学术网络社区的学术交流后,参与者形成了某种归属感。“这种新形式论坛不仅带来了直接的思想交锋与交流,也蕴含了理性与情感交流。”欧阳康告诉记者,正是在一些学术话题的讨论中,学者彼此增进了学术友谊。
“网络学术”尚不成熟
受访学者普遍认为,目前学术网络社区在凸显优势的同时,其滋生的负面问题也不容小觑。“网络学术”尚不成熟。
网络学术论坛或社区使“学术圈”门槛降低,不同于“精英学术”的民间“草根学术”迅速生长起来,成为学术领域的一道新的风景线。然而正如黄玉顺所提出的,一方面,草根与学术精英的距离正在缩小,互动频繁,相互影响;但另一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甚至经常发生对立和冲突。
“当论坛或社区成为学人的聚集地和交锋场,一方面可能促成松散的学人形成共同体,有益于共识的形成;而另一方面也可能加速知识共同体分裂,形成负面意义的学术圈子,甚至会被标签化。”聂保平对此表示担忧。
在欧阳康看来,匿名性网络空间下学术生态治理存在难题,“网络学术论坛不同于带有明确参与身份的期刊论坛,后者的发言需要经过一定的筛选和准备,而网络论坛具有很大的即时性和随意性,这样的论坛形式既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但也容易产生言论的垃圾,甚至出现恶意攻击”。
匿名的“网络学术”被商业化裹挟也是令很多学者担心的问题之一。姜奇平发现,代写论文、抄袭他人成果、买卖文凭,以及随处可见的学术投稿中的金钱交易等问题从中滋生。打着学术旗号的各种培训班,有些还带有欺骗性质。
网络空间的平等与自由仿佛一把双刃剑。“这在发声者那里可能被视为表达自由,往往吹大学术泡沫,甚至淹没具有启示性或建构性的真思想与真学术。‘语言暴力’、‘派别标签’等泛滥于学术网络社区,频繁出现攻击、谩骂、‘扣帽子’等现象,初看只是破坏了对话氛围,堵塞着沟通渠道,其真正深潜着的负面影响则是:知识的尊严与知识人的格调被撕裂。”聂保平提出。
推动学术网络社区与传统学术平台良性互动
发展中的问题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欧阳康认为,目前学术网络社区的负面问题与国际上一些复杂的网络推手、一些喜欢制造噱头的网络大V、尚待提高的网民素养等因素相关。但仍然要以积极、建设性思维来看待这些问题,未来一方面需要提升网络管理水平,尤其是网络思想舆论的管理水平。而另一方面更为根本的则是网民素养的提升、学者学术道德的自觉。
网络社区的匿名性是对学者道德的一个考验。黄玉顺提出,在网络论坛上,尽管大量网友都是匿名的,但许多学者却选择“坐不改姓、行不更名”的实名制,这表明学术论坛在自发地而非强制地形成一种适度机制。
有人担忧,新兴学术交流平台的出现将导致期刊报纸、研讨论坛等实体交流平台的衰微。受访学者表示否定。欧阳康认为,未来纸质学术期刊仍然是学术交流中的主流,尤其是一些重要学术期刊仍是衡量学术水平的标杆,一方面这个阵地仍然需要继续坚持及加强,另一方面,学术网络社区的崛起对期刊论坛起到补充甚至扩展的作用,也应该更多吸收期刊所形成的成型、成熟的理论。
http://www.cssn.cn/sf/bwsf_bjtj/201502/t20150215_15177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