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7月10日
二、信息既源于物质
但又不等于物质(上)
——“焚书坑儒”罪莫大焉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代诗人章碣(836—905年)在《焚书坑》一诗中,以特有的历史意识,为我们讲述了“焚书坑儒”的故事,至今读来仍让人心潮起伏,无限感怀。
“焚书坑儒”一事发生在公元前213年和前212年。当时,秦始皇为了维护刚刚统一的集权政治,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下令坑杀“颂法孔子”的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同时焚烧儒家典籍,很多珍贵的文献从此永远消失了。为此,太史公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作了这样的记叙:“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纸张还没有发明和普及之前,竹简是我国古代先民重要的书写材料,当时的人们主要就是依靠它来镌刻文书、记录事项,以求保存人们所创造的精神文化成果和重要历史信息。在文化尚不发达的古代,竹简一旦损坏,就意味着那些记录在册的信息将永远归于消失。可见,大规模的焚毁书简,不仅造成了古代中国文化成果的重大损失,也从一个侧面向我们明示:
信息的记录和保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材料。
实际上,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物质材料对于信息的保存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在竹简之后,人们先后发明了纸张、芯片、磁盘和光盘等,用于记录和存储信息。不管材料有何不同,它们作为记录信息的载体始终都是一种客观实在的物质。物质不仅是信息存储和传播的载体,更是信息产生和存在的本原。
信息起源于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不存在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信息。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看,上述论断或结论是很好理解的,因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既然如此,信息的产生、存储、处理、传递和接收等,当然也就离不开物质,必然要以物质为根基。然而,如果偏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轨道,不能从物质第一性的原理出发来认识信息的本质的话,那么,哪怕是最顶尖的自然科学家,也会在信息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上犯迷糊、闹笑话。
比如,维纳就曾经讲道:“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维纳的这句“名言”有没有道理呢?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信息的确既不同于物质也不同于能量,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性质与特征。为此,还有人曾经打趣地说:没有物质,世界成为虚无;没有能量,世界归于静寂;没有信息,世界就没有意义。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样的比较也许不无道理。但是,就对信息本身的认识和理解来说,这样的理解就如同维纳的“名言”一样,充其量只能说其在对信息本质的把握上做到了“知其不是”,但最终无法从科学的唯物论出发去洞悉信息的本质。
又比如,奥地利哲学家、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波普尔(Popper,1902—1994年)曾经提出过一个“世界3”理论,认为整个世界并不像唯物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由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构成的,而是由相互并存的三个世界即世界1(类似于客观世界)、世界2(类似于人的主观世界)和世界3(包括信息和人的精神活动的产品等)构成的。在实证研究的层面上,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有助于我们在认识上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获得大体上的分类性把握。但是,如果据此就认为信息是某种能够不以物质为本原和基础、能够独立于物质和人的意识活动之外而单独存在的东西,而硬要把整个统一的物质世界划分成所谓的“三个世界”,就会滑到唯心论的泥潭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