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驻村 到 坐班 :农村基层治理方式变迁

欧阳静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年8月16日第214期
一个老干部回忆:“50年代,机关干部都下农村蹲点,吃住都在农民家,白天在田头,晚上在炕头,同炊一锅水,同吃一锅饭。”现在,基层干部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变化。
驻村制:打破科层制非人格化运作
驻村又称包村,是指乡镇为所辖的各个行政村配备专职乡镇干部,负责协助村干部管理该村所有事务的工作方式。所配备的镇干部被称为驻村干部。驻村制由解放初期的农村“工作队”演变而成,“工作队”下乡是中国共产党“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种反官僚化运作的工... ...[详细]

在社区协商中实现社区自治

张洪武《求实》2016年第1期

[摘要]长期以来,社区选举一直是社区民主的主要形式,但它重视的是社区领导人的选举而不是社区规则的制定和执行,重视偏好聚集而不重视偏好形成过程和偏好转换,选举过后,居民在社区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中难以发挥作用,而协商民主则可以贯穿在社区政治活动的全过程。从社区领导人的协商选举产生,到由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规则的协商制定,再到社区规则的协商执行,社区协商民主表达的是这样一个观点:在社区领导人的协商选举、社区规则的协商制定和协商执行中实现社区自治和社区民主。

[关键... ...[详细]

城市更新需要社区复兴

于海《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17日 05 版)

  旧城更新,让人逃离了与邻居挤在一个灶间烧饭的黏稠关系,同时也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分享和欣赏。而这正是个人获得存在感、获得肯定的主要营养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几百万居民离开故里,上千万居民迁入新居。如果说,这是城市更新的全部图景,社会学家一定会抱有疑问:城市更新是否只是物质环境的更新,或城市空间的改造?空间聚集的现代“小区”,能否替代人文交往密切的“社区”?

  完整意义的城市更新,理应包含环境更新与社区复兴双重目标,... ...[详细]

作为“命名政治”的中国社区建设:问题、风险及超越

吴越菲 文军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提要:借用后现代理论中“命名政治”的概念进行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区建设实际上经历了从“社区服务”到“社区管理”再到“社区治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历史阶段的社区建设皆可被视为一种“命名政治”的产物:它首先是作为一种命名的象征符号提出来的,然后社区建设被赋予了理想价值,以此来对照现实和建构现实,又在实践上形成了不同面相和侧重点的社区建设。这种作为“命名政治”的社区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与风险,如理论准备的缺乏与碎片化实践并存、“命... ...[详细]

历史视域下的社区文化建设新趋势

杨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提要:社会治理及其体制创新正广受关注。在构建社区共同性、利益共同性、意义共同性、秩序共同性的过程中,传统的回归与复兴不断在社区建设中激发出新的活力。对于迅速迈向现代性纵深的当代中国,“传统的发明”也越为频繁,传统的回归与复兴尤其引人关注。在历史视域中和“传统—现代”论的视角下,通过“传统—现代”、“大传统—小传统”、“大社会—小地方”关系的探讨,凸显社区文化建设中传统的重构与新构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历史长程视域 “传统—现代” “... ...[详细]